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彭宁玲)“福州新区的战略地位是‘三区一门户一基地’,包括‘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
福州新区党工委委员、福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斌告诉Zhongxin.com,与其他国家级新区相比,福州新区在战略、区位、社会资源、产业、生态等方面具有五大竞争优势。
2015年8月,福州新区被确定为第十四个国家级新区。新区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涉及福州26个镇(街道),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3个经济开发区。
结合独特的滨海特色,充分考虑生态布局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新区规划了滨海新城、三江口、闽江口、福清湾、江阴湾五大功能组团。通过“组团式”布局,可以更好地集中力量,推动新区有序发展建设。
据介绍,在战略优势方面,新区不仅具有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的叠加融合,还与“海斯”核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国家级区域战略“多区域叠加”。
同时,陈斌透露,福建目前正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战略,而福州新区作为省会副中心,无疑将在本轮发展中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就区位优势而言,新区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它具有与这两个经济圈广泛合作的内在优势。是服务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
陈斌指出,福州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省最近的省会和中心城市,福州新区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着“桥头堡”的重要作用。
此外,在社会资源优势方面,新区具有丰富的华侨、台湾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量的榕基院士等优势。
“比如在‘华侨’方面,福州有400多万海外村民,生活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台湾’而言,福州有80多万台湾省人,台湾省每个县市都有福州协会。”陈斌说。
在产业优势方面,有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车辆进口港等多种类型的国家特殊监管区。
不仅如此,新区还拥有10多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轻工纺织、冶金建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为重点的产业集群。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将占福州的42%。
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吸引资源的重要因素。陈斌说,在生态优势方面,福州森林覆盖率达5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5%,是全国最“绿”和空气质量最好的省会之一。
“优越的生态条件和独特的滨海景观格局,为福州新区建设宜居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新区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和人才来此投资兴业、创业生活。”陈斌说。(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