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当春天开花时,关彝的土地充满了活力。
大岭山拓星智能装备总部基地项目一期成功摘牌,谢岗镇与深圳市智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举行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投资8.5亿元的松山湖榕树项目奠基,桥头镇润信礼品包装项目土地成功摘牌.在过去一周微信官方账号“投资东莞”的推文中,每天都在播放“春之声”。
全市招商创新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近日召开。会上发布了工作重点、分解表、重点项目推进签约包工作计划、产业链投资图等多份文件。会上评出十大重点招商园区(低价位),勾勒出2021年东莞招商引资“路线图”,吹响新一轮大招商的号角。
这份“路线图”包括几个核心计划:龙头企业试点计划、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外资提速计划、增资扩产提升产业平台质量计划,力争全年协议投资超3000亿元、实际投资超1500亿元。
关键词:龙头领航
超常规支持龙头项目,面向全球高规格揭榜招商
凤岗125亿元京东湾项目、塘厦50亿元秦瑞项目、金龙机电总部项目、滨海湾新区49亿元vivo智能终端总部项目、大岭山33亿元拓达总部基地项目.看着东莞2020年的投资成绩单,重龙头企业项目令人振奋。
投资促进创新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东莞重大项目吸引量再创新高,全年新引进内资、外资项目385个,其中内资超1亿元项目278个,外资超1000万美元项目107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1个,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个,创历史新高。
市投资促进局局长陈顺娇表示,虽然近年来东莞引进了一大批优质重大产业项目,但全市仍有部分镇街没有龙头企业。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开展优质产业招商引资三年行动,实施龙头企业试点计划。
梳理这个计划后不难发现,东莞对龙头项目的支持力度非同一般。
在项目方最关注的土地上,东莞今年提出在全市统筹一批300-1000亩连片工业用地,瞄准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行业前10强企业进行招引。首批300亩以上连片成熟地块将在全市启动试点,面向全球曝光招商。
土地资源对土地和金钱丰富的东莞来说极其珍贵。为此,东莞今年将收储1万亩土地,其中市级收储不少于1000亩,工业用地占比不少于50%。300亩以上连片工业用地原则上纳入镇联合投资基地,不得分割出让。一方面,加快大岭山、东坑、凤岗、麻涌、道滘、万江等6个首批城镇联合投资基地示范试点建设,优先保障已入基地项目的土地利用指标;另一方面,全面组织全市重点投资园区(低价位)申报认定工作,全年认定低价位40多万平方米。就在几天前,松山湖智能装备产业园、松山湖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加速器、高步百望科技园等10个重点投资园区(低价位)正式揭牌。
除了土地资源,东莞还支持龙头并购和强链补货,并建议使用政府M&A资金和投资
记者还从市投资促进局了解到,东莞市将研究制定龙头项目投资支持政策,按照现行政策的资金标准,进一步加大对投资30亿元以上特大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按固定资产实际投资比例,对投资3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工业项目和投资10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工业项目给予奖励。对符合纳税贡献的产业项目高管和技术骨干,在个人所得税退税、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2月26日,“新产业 新动能”东莞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暨第一季度重大项目、增资扩产项目集中动工仪式举行。图为东坑会场启动仪式现场关键词:新兴产业
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壮大产业新动能
在全市招商引资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一份制作精良的产业链招商图谱引起了不少与会者的关注。
这份图谱瞄准世界500强、中国制造500强、民营企业500强、行业100强等,针对未在东莞地区布局的企业,建立了300多家重点招商企业名录。不仅如此,制作单位还颇为用心地梳理其产业定位、投资布局、行业地位等信息情况。
“编制产业链全景图谱,主要是为了实行定点招引,向各镇街(园区)发布,吸引更多骨干企业集聚,进一步稳固丰富产业链。”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这份图谱外,东莞还将全面推行一名市领导挂帅、一个工作专班、一份产业规划、一套支持政策、一张招商地图、一项配套基金、一项督查机制的“七个一”工作机制。
重点招引哪些产业?东莞聚焦的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前30强企业和产业链核心企业。对此,东莞近日还揭牌成立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出要对七个基地的产业项目用地指标优先落实,推进“1+N”配套政策制订,以超常规力度在基地内实施创新投融资、产业用地、招商引资、资金、人才等综合配套改革,促进高端产业要素加快集聚。
产业基地引进的产业项目在立项、符合告知承诺制办理条件的环评、用地报批、调规、报建等审批环节实行“即来即办、容缺审查”等特殊政策,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在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备案并确认为非污染地块后,实现“摘牌即动工”。
“摘牌即动工”,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2月26日早上,东勤通讯高端移动终端智能制造总部项目二期地块宣布成功摘牌,几小时后,该项目宣布正式动工建设。“东莞是我们企业成就事业的福地,是员工安心创业的家园,我们对在东莞的发展充满信心。”该项目建设方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邱文生表示。
除了土地,东莞还将“真金白银”地给钱。按照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业发展方向,东莞计划设立战略性产业发展母子基金群,通过“政府引导产业基金+市场化基金+土地要素供给+精准政策”帮扶等组合方式,支持拟落户(招引)基地内的产业链关键和薄弱环节优质项目。发挥政府基金对招商项目引导作用,设立总规模为10亿元的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前期的、团队型的及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
此外,东莞还将推出产业平台招商。打造特色产业园,对主导产业集聚度高、引进企业质量优、产值税收贡献大的产业平台,择优认定为“特色产业园区”。开展产业平台联合招商,举办全市产业平台博览会,协助园区平台招引更多高成长性项目。
在颇受关注的国际商务区招商方面,东莞今年加快推进超百亿地标项目签约落地,开发建设大型高端购物中心和全市最高地标塔楼,着力引进一批高品质项目,推动一批首店落户,打造新一轮招商引爆点。重点引进与我市发展先进制造紧密关联的港澳台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国际医疗、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东勤通讯高端移动终端智能制造总部项目效果图
关键词:外资增速
构建全球招商网络,打造外商投资集聚区
实事求是地说,东莞近年来招引的金额较大的项目中,仍以内资为主。作为一个外向型城市,外资是东莞经济的重要一环,也是东莞招商引资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东莞对于外资项目,鼓励措施也是超常规的。例如,为了鼓励外商加大投资,东莞去年出台的“稳外贸20条”便提出,对于2020年新增实际外资500万美元及以上的企业,按实际外资金额每100万美元奖励5万元的标准,每家企业最高支持150万元。建立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鼓励外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开展“三旧改造”的外企按规定可获得相关税费的补贴。
这些扶持力度将持续加码。据市投资促进局介绍,东莞正在申请创建省外资外贸发展赋能升级试验区,将以此为契机,建立更加契合外商投资规则的招商体制和有利于优质外资项目落地的空间保障机制,打造国家级、省级外资外贸发展试验区。
为了打造这个试验区,东莞有几个抓手。其中一个是修订招商引资重特大项目认定及奖励办法,优化优质外资项目的认定标准,为外商投资“松绑”。例如,先进制造类企业围绕产值、财政贡献等综合设置评价指标,创新类企业围绕研发人员占比、研发投入占比、发明专利含金量等综合设置评价指标,贸易类服务类企业围绕进出口总额、本地服务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等综合设置评价指标。
第二个抓手是以更大力度创新引进外资项目奖励政策。针对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总部经济或者地区总部以及外资的研发创新等领域,在强化外资投资领域引导、财政奖励、用地保障、研发创新扶持、低成本空间补贴等方面提出优惠扶持举措。
第三个抓手是建立优质外资项目库,构建全球招商网络。聚焦世界 500 强、行业细分领域 100 强企业以及我市优质外资增资项目等,筛选建立外资项目库以及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清单,瞄准目标企业和意向增资项目开展外资招引攻坚。
东莞还积极发挥外援力量——今年将在东莞驻日本、阿联酋、以色列、德国等海外经贸代表处基础上,筹建设立驻新加坡海外经贸代表处,发挥各代表处“桥梁”作用。聘请全球四大所、五大行和重点商行业协会等为全球招商顾问,精准对接重点目标企业,量身定制企业招引方案,推进开展专业化招商。

奥海科技智能终端增资扩产项目效果图
关键词:增资扩产
培优育强,推动投资内生增长
“我现在接触到的企业,再一次创新创业积极性很高,投资东莞的积极性也很高。只要东莞市政府能把积极性转化为成果,我想会有更多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而这些企业也将成为东莞这个‘万亿城市’的四梁八柱。”今年东莞两会期间,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说。
现有企业的增资扩产是最直接、最快速拉动投资的方式。因此,东莞今年着重推动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推动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例如,全市统筹配置2000亩用地指标支持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建立重点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库,优先支持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优先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优先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优先支持年产值2亿元或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
境内外上市和上市后备企业申报募投增资扩产项目需求,注册地所在镇街、园区6 个月内未能满足募投项目落地有关需求的,由市招商引资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进行统筹,通过纳入上市和上市后备企业募投项目流转落地和利益共享机制,引导募投项目在市内其他镇街、园区流转落地,或进驻市镇联合招商基地,保证优质上市企业募投项目扎根东莞,增强发展信心。
项目进来了,在落地上也不能马虎。东莞今年将按照分片包干原则,开展市领导增资扩产走访活动,协调解决企业落地难题。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增资扩产项目优先纳入市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享受绿色通道审批办理提前介入手续,按照容缺受理、并行审批、快审快批等便利措施,支持项目提速落地。
此外,东莞还贴心地量身定制增资扩产专项金融产品,鼓励我市股权投资机构、银行、信托机构、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为增资扩产企业提供全链条、多样化、易操作的全周期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项目尽快投入建设运营。
东莞在招商引资方面一直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过去五年的靓眼数据就是最好的注脚:近5年来,东莞全市共引进投资项目21270宗,协议投资11709亿元,年均增长19%。即使在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的2020年,东莞全年仍然引进内外资项目3946宗,协议投资293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6.9%;实际投资1499亿元,同比增长25.3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9.9%。特别是去年5月和6月,两个月内20宗项目密集摘牌,平均每3天一个。
春风浩荡满目新,成绩已属过去。在“投资东莞”的公众号上,依然隔几日便有项目摘牌的消息,更有招商干部们每天忙碌的身影。时不我待,奋勇争先,这是开局起步的响亮号角。牢记使命,勇毅前行,这是乘势而上的坚定足音。
文字:曹丽娟
摄影:程永强 陈栋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