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我的中国星送礼物,我的中国星

一颗新的中国科学家恒星——以中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院士命名的小行星“张弥曼星”。被添加到广阔的星空中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获悉,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发布公告,表彰张敏满院士为中国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人,他的可持续工作为早期脊椎动物进化研究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张米满星”小行星命名公告会。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据了解,85岁的张敏满院士长期从事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晚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和生物演化研究。她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国际古生物协会会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她还被选为伦敦林奈学会的外籍会员和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的荣誉会员。

2018年,张敏满院士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她还凭借出色的科研成果获得了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果奖”。2020年12月,她被贺亮合力基金会推荐为国际小行星命名候选人,并于2021年5月获得批准。

2018年,在法国巴黎,中国科学家张敏曼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后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张曼社

2021年5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团队在云南罗平发现了一个新的大型古鱼类化石。最新研究表明,这块化石是辐鳍鱼类的一个新物种,也是2.44亿年前罗平生物群中已知的最大的辐鳍鱼类捕食者。研究团队将新的属种化石命名为“张氏翅鳕鱼”,献给张敏满院士。

图为“张氏翅鳕鱼”化石标本(上)和最大的个体标本。中新社记者孙子发摄

除了“张敏满星”之外,之前还有很多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例如:

1999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原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将这颗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命名为"国际编号为347336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弥曼星”"。

1999年10月,国家天文台将这颗国际编号为7681的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1年8月,紫金山天文台将这颗国际编号为37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

2003年10月,国家天文台宣布国际小行星25240号命名为"钱学森星"。

2012年6月,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编号77508 《小行星通报》,14808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钱三强星"。

2016年1月,这颗国际永久编号为31230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孙家栋星"。

2018年9月,这颗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屠呦呦星"。

2020年9月,这颗国际永久编号为281880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大/家/所有/在/看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期编辑:刘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