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什么贷款平台靠谱 低息贷款平台有哪些

点进来你就被骗了!!!

但是!

不要急着退出!

既然你进来了

一方面

说明你确实有贷款的想法

另一方面

说明您已经有了被骗的可能性

今天请耐心阅读这篇文章

因为我想说的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

没有一个

今年,超过2000名深圳市民在网上贷款

其间

89人选择了“小米* *”

79人选择了“平安* *”

54人选择了“百度* *”

46位选择了“360**”

有不少人选择

《借书》《花园》《JD》。COM * *、“国美* *”等等

然后

悉数被骗!!!

因为受害人下载了看似正规的金融平台

根本就是骗子开发的山寨APP

龙岗男子李明(化名)的遭遇,也许能让有资金需求的你避免踩坑:

李明最近接到一个自称中国平安的信贷经理的电话,对方说可以提供5万元的无抵押低息贷款。

添加客服微信后,对方发了一个“平安e贷”APP,的二维码,要求安装注册。

登录后,APP提示李明征信不良.客服表示需要为"征信包装"支付1600元。

李明确实有不良的信用卡记录,所以他把包装费转到了公司财务的个人账户上。

然后李明点击提现,APP也提示李明绑定银行卡账号有误,贷款被冻结。

客服表示需要换卡,并向解冻资金,支付2.4万元的认证费,认证费将随贷款一起返还。

钱可以转账后,取现仍然不成功。客服表示,李明提供的新银行卡银行流水不够需要转账2.2万元到补充流水,但仍会被退回。

>

无奈转账后,客服又要求转4.4万元进行账户对冲。


李明恍然发觉被骗,却早已深陷泥潭。




综合多名受害人案例,我们来捋一捋当前网贷诈骗的通用套路:



1


点击链接或扫码安装的APP大都是山寨的


大多数受害人在与客服联系后,会收到二维码或者下载链接,安装所谓的“贷款APP”。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诈骗APP无法通过手机应用市场的审核,无法上架,便只能以“私发”的形式诱导受害人安装。


曾有受害人对“客服”发来的APP有怀疑,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了同名软件。但客服解释称应用市场中的软件版本陈旧,没有贷款功能,受害人最终还是扫码安装了诈骗APP。


2



山寨APP看起来都跟真的一样


诈骗APP大多带有“小米”、“平安”、“百度”、“360”、“借呗”、“京东”等字样,但其实都是冒名。


因为冒充知名借贷平台可以增加可信度,打消受害人的顾虑。


而冒充的方法实在太简单!


根据“终结诈骗”的推文:《我们潜入了贷款诈骗集团的管理后台,终于摸清了这帮专业骗子的所有套路!》,骗子把自己开发的诈骗APP冒充成名企APP,仅需要三步:


第一步,改个知名贷款平台的名字


第二步,换成知名平台的商标图片


第三步,重新生成网页或者安装包及下载链接(二维码)


3


转账这事太上头了


很多“聪明人”都认为受害人的转账操作让人不可思议,岂不知这是因为骗子牢牢把握了对方的心理。


最开始,骗子仅谎称需要缴纳几百块的会员费或注册手续费,相对于几万块的贷款额度,受害人一般不会在这一步中止贷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转完第一笔款,就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骗子可以在后台随意更改贷款订单状态,比如需要“改卡”、“缴纳保险”、“征信不良”、“流水不够”……


轻轻的一次点击,就成了受害人纠结要不要继续转账的难题。


眼看大额低息贷款就要到手,而自己已经交了不少费用,“中止肯定亏损,继续还可能获益”,这让大多数受害者欲罢不能。




4


有需求,骗子就会找到你


据了解,仅龙岗区,手机中安装了6款以上贷款类APP的市民就超过2万人,其中90后占比80%以上。


网络信息时代,人人都在裸奔。骗子掌握到你有贷款需求并非难事。


所以你接到的每一个贷款电话,收到的每一条贷款信息,都可能是被骗的第一步。


当然,也有一部分受害人是自己主动上网搜索的贷款公司,结果还是被骗了。


所以核实贷款公司的正规合法性,同样至关重要。





敲黑板记重点!


不在正规手机应用市场下载的借贷APP


都是骗子


放款前要求缴纳各类费用的


都是骗子




(来源:深圳龙岗警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