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正新鸡排利润怎样,加盟正新鸡排挣钱吗

文字/DoNews尹太白编辑/杨博臻

郑新鸡排在全国遍地开花。

根据郑新集团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6月,郑新鸡排全球门店数量已达2.2万家,远超肯德基、麦当劳门店总和。即使在疫情期间,餐饮业也遭受重创,郑新鸡排依然逆势开设了近600家门店。2016年,郑新鸡排也是一口气开了7000家店,扩张速度就像坐上了火箭。

“开到3万和5万,我们也没有压力。”当门店数量刚刚超过2万家的时候,郑新鸡排发布了这样一个大胆的声明,“未来的目标是开10万家店。”

肯德基在中国发展了31年,有着成熟的门店运营体系和强大的供应链支撑,但只开了6000多家店,而一个卖炸鸡排的下沉市场品牌却想开10万家店。为什么呢?

可以参考的一个例子就是拼多多。2018年7月,拼多多快速IPO的消息震惊了整个行业。当时,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阿里和JD.COM主导了整个国内电商市场的时候,拼多多只用了三年时间就从下沉市场强势崛起。上市后,其市值甚至超过了JD.COM。

同样来自下沉市场的郑新鸡排,以其惊人的规模和可观的利润,在最不显眼的地方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休闲零食连锁品牌,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鸡排生意做得怎么样?以及郑新鸡排目前面临的一些瓶颈和问题,能否成功实现十万店的豪言壮语。

错误创业

2000年,郑新鸡排的前身郑新小吃店在浙南小城瑞安开业。

事实上,郑新小吃诞生的原因并不是创始人陈传武进军餐饮业的决心,而是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

五年前,陈传武辞掉稳定的工作,决定下海经商,创办了白云冷冻食品公司。两年后,白云食品获得了联合利华的青睐,联合利华不仅代理了贺路雪冰淇淋,还获得了1000台冰柜和冷藏车的赞助,白云食品迅速成为温州冷冻食品行业的领头羊。

但是,白云食品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却长期拖欠大量资金,导致资金短缺,库存积压的问题。事情突然变得严重起来。为了解决现在的困境,陈传武灵机一动,想到可以在台湾省开一家小吃店,清仓提现。

说做就做,陈传武肩负两个使命,和搭档在温州瑞安开了一家叫郑新的小吃店。在当时的中国餐饮业,虽然小吃店遍地开花,但兼顾物质利益和时尚的小吃店却屈指可数。

渐渐地,郑新小吃店迅速占领了市场,浙南年轻人中出现了一种时尚小吃。看到门店生意越来越好,人流量越来越大,有大局观的陈传武做了一个他之前从未想过的决定,进行了扩张。

他在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开了郑新小吃店的店,比如汽车站、学校和核心商业区。随着业绩的爆发式增长,郑新小吃店迅速开设了数百家连锁直营店。

随着温州市场的饱和,陈传武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天花板已经到了。想了想,他做了一个大决定:进入华东,先以上海为跳板,再向全国扩张。

救你自己两次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

经过12年的发展,郑新小吃店已经发展到500多家门店,拥有数百个品类。由于门店越来越多,从采购物流到加工仓储的管理流程也越来越复杂,使得郑新小吃店在扩张的道路上逐渐失去优势,业绩也是如此

度陷入低迷之中。


面对危急时刻,陈传武究竟要如何解决呢?“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陈传武觉得,“轻”才是正新小吃店能走出温州、走向全国的关键因素,于是他砍去了90%的品类,制定了将最受欢迎的鸡排作为招牌产品、肉串和鱿鱼作为辅助的产品战略,并把正新小吃店正式改名为“正新鸡排”。


然而令陈新武措手不及的事情还在后面。2013年,H7N9禽流感爆发,势头正好的正新鸡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公司业绩也下滑到历史最低水平。有数据显示,在禽流感出现前后,以鸡鸭产品作为主打菜系的餐饮企业受损严重。消费者就餐人数平均下滑 50%以上 ,比较严重餐饮企业顾客流失率达到7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开始限制采购禽类原材。


生死存亡之际,陈传武又想出了一招自救:开放加盟。


这一招让正新鸡排再次起死回生,由于沉淀了几百家门店的运营经验,正新鸡排开放加盟后,迅速呈现出火爆局面。


早年做速冻食品生意出身的陈传武再一次感受到了老天的眷顾,由于他在全国各地都拥有自己的物流基地、生产工厂,强大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为放开加盟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4年,正新鸡排的营业额和利润都创下新高。陈传武决定乘胜追击,于是在2015年加大了品牌的宣传投入。先大手笔签下黄渤作为代言人,又与东方卫视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合作,投放了上千万元的地铁广告等等。


官方数据显示,从1家店到1000家店,正新鸡排用了13年;从1000家店到10000家店,用了3年多,而10000家店到20000家,就只用了2年时间,并且还走出了国门,在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开出了门店,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下沉市场连锁餐饮NO.1”。


鸡排生意还好做吗?


两次自救,让正新鸡排成功逆袭,成为餐饮行业的隐形冠军,时至今日,鸡排生意还好做吗?


企查查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鸡排相关门店的注册数量就开始以成倍的速度增加。其中,2014年新注册数突破1000家,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翻了一倍。


2017年是整个鸡排行业的巅峰时期。在这一年,业内新增约9282家鸡排门店,各大鸡排品牌在全国以每小时1家新店的速度扩张。


2019年,鸡排门店的注册数量有所下滑,但注册总数仍然超过1.4万家,这意味着鸡排市场的增长空间仍然巨大。截至目前,市场上仍在正常经营的鸡排门店超过5万家,规模超500家门店的鸡排品牌则有近10个。其中,正新鸡排体量遥遥领先,门店数突破2.2万家,水鸡排、第1佳大鸡排现有门店数则超过1000家,而大脸鸡排、豪大大鸡排也各有800余家门店。


另外,还有一组数据也能为鸡排市场的发展空间提供佐证,据天风证券发布的研报,中国每人每年消耗 8.93kg鸡肉,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1.74kg。中国人对鸡肉类零食的消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其中各种炸鸡品牌和洋快餐店快速增长将成为鸡肉消费的重要来源。


业内人士陈海认为,虽然有规模、无规模的鸡排店满大街都是,但其实鸡排生意仍大有可为。在他看来,做鸡排生意投资门槛低,10平米左右的店铺就足以支撑,房租、装修等投资成本不高,即便是在租金压力大的一线城市,也能在地铁站、公交站、商业街、学校等人流量大的区域找到价格合适的店面,另外,比起一些连锁品牌动辄数十万、甚至是上百万起的加盟费,鸡排品牌的加盟费一般也只有十几万。


除此之外,鸡排生意的消费市场足够宽广,无论是高线城市市场还是下沉市场,大部门鸡排门店的定价都在十几元以内,客单价足够低,贴近消费者对“小吃”的心理价位,且年轻人购买没有负担,可覆盖的场景和消费人群也更广。


困境


纵使发展空间如此巨大,但也不得不正视鸡排生意的困境。


据益普索Ipsos《2020健康快餐研究报告》显示,食品安全(21%)、食品健康(17%)和品类多样(17%)是消费者选择快餐品牌考虑因素,其重要性不亚于味道好(19%)。其中,43%的人表示非常愿意为健康的快餐产品支付更高价格,但仅有28%的消费者购买过带有健康概念的快餐产品。


这意味着餐饮未来的趋势将越来越趋向健康,如何将小吃与健康结合起来,这个问题是摆在正新鸡排乃至整个鸡排行业面前的问题。


与此同时,鸡排产品也正面临着产品同质化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窘境。总起来看,绝大部分鸡排门店的产品搭配都高度雷同,口味和价格区间也都类似,目前市场上并无口味独特或者产品极具个性的鸡排品牌。


此外,鸡排生意之所以有足够宽广的消费市场,其主要原因依旧在于低价,在众多鸡排品牌的竞争过程中,低价战争早已打响,叫了个鸡、皇家鸡排以及永顺炸鸡等都有更加低廉的整鸡价格、鸡排价格。


随着越来越多的鸡排品牌在价格上下功夫,如何化解敌方势能,守住自己的江山,并建立起足够宽的护城河,这也是对正新鸡排等品牌的极大考验。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考验在于,建构高品牌价值依然是鸡排生意最高的竞争壁垒。在面临众多鸡排品牌时,如何给用户一个依旧会选择的理由是至关重要的,毕竟,高品牌价值就代表着高品质、信任和未来更多消费需求落地的可能性。


就目前看来,正新鸡排想要实现10万家门店的目标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在打造新品类产品或者品牌差异化上,这都是摆在正新鸡排以及众多鸡排品牌面前不得不过的一道坎。


注:文中陈海为化名;部分数据来源:《5年崛起5万+门店,鸡排品类要火了?》红餐网《豪言开设10万+门店,正新鸡排为何跑这么快?》松果财经


本文源自D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