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园林项目中标,首战告捷;而工程的竣工移交则宣告全面胜利。收到施工图意味着攻坚工作全面启动,重担自然落在施工队身上。
在景观建设中,不仅要按照景观工程的设计要求规范建设工作,还要求我们有更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营造艺术化的景观空间。
记录了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探讨了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园林绿化施工的技术要求,可供参考。
绿化施工的一般施工程序为:土方施工-给排水管道及供电线路安装-园林建筑施工-大树移植-铺设道路和广场-种植小乔木和灌木-铺设草坪-种植地被。
一、施工准备
1.根据工程指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部人员首先要详细了解设计图纸、施工图纸、施工要求、工期、合同条款等相关资料。然后去网站了解网站。在业主和施工方现场明确景观效果和技术要求,明确施工重点和难点,减少因认识分歧造成的后期返工,节约施工成本或降低施工难度。
2.根据施工任务量、施工要求、预算项目的具体定额等组织施工技术力量、安排施工计划、制定工程进度表。应准备施工机械、工具、花卉、树木、肥料和其他材料的来源,并做好施工前期准备。人员必须到位,工具必须充足,机械必须保持完好,花草树木必须符合要求,无病虫害,肥料要求合格。
二、基础地形与地下工作
在园林建设中,第一个工程是地形的整理和改造,这是建设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的园林的主体工程。
在满足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工程量,减少不必要的土方浪费带来的投资浪费,节约投资,缩短工期,就要对土方的“挖、填、运”进行计算,统筹安排,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1、计算土方量
土方量的计算一般根据设计地形图和原地形等高线进行。因为景观是要求有自然效果的,不可能是规则的简单形状,所以在计算工程量的时候要尽量准确,尽量把土方分解的尽量细,这样可以减少误差。计算堆土量和挖湖量后,计算需要的土量或需要运走的残泥量。
为了减少残泥的运输,往往就地掩埋或变成花园地基;最好比预估量多加30%的土方,因为沉降和损耗,甚至多余的种植土都可以被绿色微地形消化,所以多的土方应该不会少。
2、初始标高、放线、整个地形
(1)、起始标高
园林立面和放样往往以建筑为参照对象。考虑到实际偏差,在确定最佳参考对象之前,应重新检查参考对象的标高和尺寸。
(2)、放线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利用测量仪器对施工现场进行定点放线工作。为了使施工充分表达设计意图,放线应尽可能准确。
横平竖直,自然弯曲,大小定位合适。两条线相交确定一点,两点相交确定一条线。直直角常用三股四弦五验证。借助全站仪可以很容易地完成。如果湖光山色
地形比较大,现场较难放线,这种情况下可先在施工图上打方格,再把方格网放到地面上,而后把设计地形等高线和方格网的交点,标到地面并打桩,桩木上标明桩号及施工标高。图纸上的尺寸是铺装完成面,而放线的尺寸往往是基础面。熟知结构和石材面层尺寸,才能减少返工破除或补工。
(3)、土方工程施工
土方工程施工包括挖、运、填、压四个内容。其施工方法又可分为人力施工、机械施工、人机混合施工。以人机混合施工最为普遍。对要求需要挖湖造山或如空中花园项目,根据图纸要求,与建筑、园建部门协调,把土方填到位,在空中花园项目中,若客土量较大(如厚度超过80cm)用机械压土会影响到楼板的承受力,应采取灌水方法让其沉降至所要求高程。但无论如何,都要保证种植层疏松的要求。
(4)、地下管道埋设、供电、供水施工
地形整理好后,应赶快进行地下管道埋设,以及供电、供水施工。
因为园灯照明必须用电、绿化管理必须用水,排水,而且水、电管线必须要埋在土层、道路、园林建筑下,因此我们要在种植之前,土方施工之后,园建、路建同步完成这些工作。
必须指出的是水、电施工也要严格按图施工。有些经验不足的施工员会有这样的错误观点:水、电到位就行,不管水管、线缆的走向,依其施工方便。这种做法会造成很多不利后果:绿化种植或改造时不清楚管线而挖断,水、电维修时为了找到管线而到处乱挖乱掘等等。

(5)绿化地平整及清理
①平地:种植地表应按预算定额规定在±20cm 高差以内平整绿化地面,同时清除碎石及杂草杂物;种植场或草坪坡度可定在2.0%~3.0%之间以利排水。
一般情况下,靠路边或路牙绿化地面应低于路边或路牙5cm以防泥水冲落路面,而且要将绿化地面水引至排水管井。但有种情况是路边为草地时要把水排出到马路排水沟的,草地边与路牙等高或略高于路牙,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设计图和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②坡地:按设计高程图所定坡度整理,特别是造假山时要处理好峰、谷、涧的关系,一方面在功能上要有利于排水,另一方面在美观上要符合园林美感,细腻之处要用人工慢慢雕琢。力求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6)土质要求
PH 值要求为5.5~7.5 间壤土,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在种植层内不能有杂草。土质要疏松,有一定的土深:草地大于30cm,花灌木大于50cm,乔木则要求在种植穴周有大于50cm 的土壤(即一般在130cm 以上)。如果土壤不合要求,就要进行换土。

三、地基与地上景观建设
(1)、扎钢筋制模,管线铺设,道路场地硬化
园建地形整理压实,铺好碎石垫层后,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可能要铺设单层或双层双向钢筋,行间距20公分左右。模板有木方模板和砖模,砖模可作为硬化部分。模板高度依混凝土完成面。
在混凝土浇筑前完成地下地面的管道铺设预埋,大面积的混凝土硬化,应进行标高定桩以减少人工误差。通常用天泵与搅拌车完成,同时需注意人员分工,搅拌车开关一人,管口一两人,耙平两人四人,振动棒一两人,细平一两人。混凝土浇筑后的3天内要保湿或保温养护,避免人为机械破坏。
(2)、园建铺装施工
设计的优劣基本决定了铺装的难易和外观;路基放线硬化的好坏对铺装的施工进度有影响;而铺装排版的定制化能优化细节、减少现场切割,使缝对缝或缝对中;工匠现场铺装的工序及水平决定着施工质量。

标高依设计同时根据现场调整,大面积铺装,大放坡2%或多流向设排水沟;园路、平台铺装先放坡跑带圈边,再中心铺;台阶踏步由下而上。铺装完成的一天内防止人为踩踏而凹陷不平,必要时用彩条布覆盖防止污染石材。在即将试用前常用洗地机刷洗,重点部位人工用草酸清洗。
四、大树,乔灌木定点种植
①定点放线
苗木的定点,除按设计要求,很多都是根据绿化师现场调配。但种植放线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局部”,“先乔木后灌木再到地被最后草地”的原则。按图比例准确放线定点并作好标记(如乔灌木打木牌、地被及草撒石灰线),这是如何体现园林美的关键步骤。为了准确起见,可在种植点插上清晰的木牌,上面记载苗木品种、规格等。
若受现场地物条件限制,可依实与甲方和质监单位商讨,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或另选树种或稍微移位。
②挖穴整地
这也是对定点放线的延伸,要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对于乔灌木,按设计的土球规格,以“某省园林建筑绿化工程预算定额”所定挖穴规格标准施工。值得注意的是必须使穴上口沿与底边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或锅底形。并按技术要求放置基肥,并在基肥上覆盖一层约15~20cm 的泥土,以防根系直接接触肥料而烧伤根系;对于花灌类,松土层要达到50cm 以上;对于草坪类(如台湾草),要求先压实土壤,再在上面铺一层(约3~5cm)优质嫩黄泥或细嫩沙壤土,然后用直木条等将土括平、括顺,并做好排水措施。
周围土质不好就需要备好营养土,做盆式栽植。要防止积水,有地下埋置排水管,也有土球周围布置探水管。

③植物准备
植物准备也是一个关键环节,除了要严格按照设计及技术规范外,我们还要注意:
在确保低成本的前提下,必须计算好种植施工进度所需苗木的数量与种类,树木形态要求:主要是要符合美观的实效作用,还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苗木到场验收合格后,及时疏枝打叶,大伤口涂抹愈合剂。 并力求当天苗木当天完成种植。
种植最好在春秋两季,但由于工程需要往往要反季节施工,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种植一般按照“大乔木—中、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皮” 的顺序施工。
种植前先检查苗木状况进行适度修剪,剪去枯枝、烂枝、烂根、劈裂根、过长根,并进行疏剪、缩枝,以减少水分蒸发。但修剪时应注意树木形态,特别是孤植树。

种植时注意观赏面,要种直,如果是规则式种植一定要行列对正。乔木灌木的栽植应注意前景与背景的关系,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充分展现植物的群体美与个体美。
在丛植时,按要求应具有相同的胸径、冠幅,但它们姿态的丰满度及高度不完全一致,需要施工人员充分发挥自己艺术眼光,把植物进行因地制宜的调配组合,姿态丰满的处于主要观赏位置,前低后高,个体的姿态缺陷在组合位置上进行弥补,以达到最佳的植物景观效果。
种植后土球周围填营养土压紧实。最好在浇第一次透水前打好支撑。其后隔三,岔五浇两次透水。稻草或无纺布缠护树干,挂营养液,树干枝叶喷水保湿要及时跟进,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只要我们用心做好绿化施工的每一步骤,严格把好质量关,便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园林作品,供人们鉴赏,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