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福建晋江纸巾厂,泉州纸巾生产厂家白包

新华社福州2月24日电:东风驱动寒气改革,——,来自闽南企业的新年消息

新华社记者郭本生、康伟、黄鹏飞

不要等着抓改革,而要敢于冒险,努力创新.新年伊始,记者来到民营企业聚集的闽南地区。在车间和R&D基地,听到最多的声音是“改革”。寒流初现的市场,给闽南企业家的改革意志和创新精神带来了阵阵暖意。

(小标题)“让听到枪的人做决定”

经济增长放缓,产能过剩严重,高端供给不足,结构调整加快。在由厦门、泉州、漳州组成的闽南金三角,企业家们深切感受到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压力。

以制造业重镇泉州为例,2015年全市工业企业产成品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总额达40.3%,其中纺织服装行业占39.8%,鞋业占46.7%,建材占48.8%。企业库存积压迫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在领先的卫生巾和纸制品企业恒安集团总部办公室,60多岁的董事长许连捷直言不讳地说。

面对冷飕飕的市场,以许连捷为代表的闽南企业家更意识到,——可以打开天窗,看清方向;只有拿到地气才能拿到正确的走势;只有抓住细节,才能控制成本。

恒安集团的经理表示,过去从新疆、东北发回的市场报告,至少需要10天的处理时间,等到发回给一线业务员的时候,市场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让听到枪的人做决定!”面对国际同行的挑战,许连捷更注重“车间”和“市场”的建议。作为一家拥有3万名员工的企业,恒安实施全员提案制,启动R&D团队合作制,与IBM联手打造大数据产业体系。曾经的“千里递书”,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

商场就像战场。在很多闽南企业家眼里,“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精准改革才是生存之王。

“你可以通过报告看到改革。”安溪茶业公司魏公司总经理魏桂林在账目中发现,公司85%的茶叶是上门销售,而不是门店销售,但门店成本占总收入的55%。外地人眼中光鲜亮丽的门店阵容,成了企业因循守旧的“苦果”。

在市场开始变化之前,魏桂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两年内,他关闭了118家门店中的80家,转而推广会员制和茶叶定制。魏在中国和福建的“轻装上阵”,在随后的茶叶市场“寒流”中成功反击。

在晋江内坑高铁物流园,福建陆港集团执行董事李媛媛看到了货车改革的空间。“企业对物流成本越来越敏感,更愿意与专业服务商合作,每箱可节省300元成本。”

诞生于传统物流企业的陆港集团,一直在基于客户反馈不断改革,从单一物流服务到报关保税、国际快递、跨境电商.公司成立三年来,已赢得2100多家外向型企业客户。“今年春季,我们将推广跨境电商综合服务模式,预计营业额将增长30%。”

“市场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

没有人比企业家更能感受到市场的压力,无论“热”还是“冷”,“市场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过去,这是一部无聊的作品。现在我们必须抬头看路,赶上市场需求。”百宏实业控股有限公司CEO吴金标表示,市场无时无刻不在敲响改革的警钟,改革必须带着“市场”的气息。

作为国内化纤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白虹过去并不重视与下游的互动,如今坚持每年与服装公司一起参加巴黎时装周,共同捕捉市场信息,从最新的时尚潮流中设计产品。

从村里的小工厂到香港的上市公司,百宏现在拥有近400人的研发团队,产品品类也从200个创新到800个。今年春季,公司针对2019年及以后的趋势进行产品研发。

闽南企业家认为,市场是一本可以看到出路的教科书,企业需要睁大眼睛观察市场信号。在他们眼中,市场是供给侧改革的第一牵引力。

用来跑步

家族企业的汽配生意,“创二代”蔡伟强敏锐地从用工荒里察觉到智能生产的潜能。尽管市场尚未成熟,他已迫不及待地设立了泉州微柏工业机器人公司,研发VR减速机,开始工业机器人设计。


“传统市场已饱和,但新需求空间永远无限。”专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厦门简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步勇认为,企业家眼界有多宽,市场的空间就有多大。


52名员工中拥有40名海内外高级科研人才,简极通过高度专注的设计引领模式,在闽南体育产业集群中另辟蹊径,与李宁公司合作开发了我国首款智能足球,今年的生产订单已全部排满。


(小标题)“会拼才能四两拨千斤”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这首曾伴随无数闽南企业家闯荡四海的生动名曲,如今再次成为他们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而唱响的“同一首歌”,但是最响的音已经从“爱拼”变成了“会拼”。


“拼”,曾是草根老板起早贪黑“学技术”,是业务员千山万水“跑市场”。如今,“拼”更意味着洞察形势,坚定不移地改革创新。


“‘拼’不会过时,只是‘拼市场’要讲新办法。”从拉板车卖货的小商贩到千亿市值企业的掌门人,许连捷坚信,哪怕是一张纸、一双鞋、一根螺丝钉,都还可大有作为。在办公室,他随手抽出“心相印”纸盒中的一张纸巾说,薄薄的一张纸,从未停止创新。


审视自我、看得见问题,是“会拼”的前提。记者所到之处,企业家不忌讳“企业研发占比低”“品牌国际影响力不够”“现代公司治理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正视现实的闽南人找到了“拼”的方向,更明白如何靠“精神侧”发力。


“靠砸钱,靠广告,我们比不过阿迪达斯、耐克。但我们要有勇气,用中国人的情商在国际市场拼一拼。”在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眼里,知己知彼,扬长补短,才是成熟的改革心态。“从1991年提出打造国际品牌开始,匹克不断从自身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从来不敢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在洛杉矶设立研发中心,赞助国外体育强队,匹克不仅将“中国制造”品质带到了全球,更将中国人的拼搏精神传遍了世界。许景南相信,只有“会拼”,中国品牌才能“四两拨千斤”。


崛起于漳州,曾因一部DVD机“红遍大江南北”的万利达集团,在“互联网+”浪潮中,同样不敢放慢脚步。


研发UMS联合管理系统,逐鹿智能家居蓝海……万利达董事长吴凯庭认为,不仅要“爱拼”,更要“会拼”,以永不停息的创新拼劲应对各种挑战,才是市场竞争的真正赢家。


一年之计在于春,闽南企业发力改革、勇闯市场,与春相向而行。有理由相信,在这片经济高地上,又会是一年好风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