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黄石创业中心 上海杨浦区创业园区

2017开发区印记

爬过山脊,奋力追逐梦想。2017年是开发区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工业强市、赶超发展的重要一年。到名单公布的年底,2017年,开发区工作成效显著,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位居全市第一。

“一年来,开发区通过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努力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心骨’、改革创新的‘集聚区’、企业家创业的‘主战场’。在项目攻坚、产业招商、生态建设、企业帮扶、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人民‘试卷’完成得很好。”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卢友年发言。

2017开发区印记

数据代表成就,数据显示温度。

2017年,开发区将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保持经济高水平运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规模总产值增长31.1%,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8%,增速是全市平均增速的2.2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超额完成任务,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6.3%,比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在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6.5%,利税翻番,利润翻两番,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32.2个百分点。

2017年,开发区坚持招商引资第一工程,保持产业定力。通过大招商、全招商、中介招商、商招商的推进,形成了强大的大招商光环,全年新签约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323亿元。项目数量和合同总额是前三年的总和。成功引进总投资100亿元的无人驾驶汽车产业园项目、投资60亿元的锂电池新能源项目和首家投资10亿元的港资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共计38家。

2017年,开发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成功组织3个重点项目开工、投产、签约,实施亿元以上项目66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5个,其中工业项目25个,总投资220亿元。新完成亿元以上项目33个。李群集成电路载板、天玑智谷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新兴电子、丁英电子、西浦电子、洪光电子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2017年,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实施技改项目55个,投资27.6亿元,同比增长155%。尚达电子、沪实电子、始兴药业、东北电器、三丰智能等一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共计38家。为企业争取各类专项资金904万元。共评审认定首批“四高”人才133人,发放各类补贴100多万元。首届“黄金山”杯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孵化企业Protek科技荣获“JD。COM智慧供应链挑战赛”和“黄石市青年创业大赛”。

2017年,开发区制定并出台了五项“黄金十条”政策,支持开发区发展

rong>做大做优工业平台


2017年,对于全国200多家国家级开发区来说,都面临着土地利用粗放、引资质量和水平不高、区域环境风险突出、机制不活等新的发展困局。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没有特别先天优势的国家级开发区如何在新的一轮区域发展中勇立潮头?


近年来,开发区谋划重大产业平台建设,让工业平台成为了开发区加速发展的跳台。今年以来,开发区不断拓展新区块开发,他们依托现有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优势,实行空间谋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力争规划、征迁、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气呵成。目前,四连山工业平台已经完成一期1378亩的土地平整和道路管网的建设。



四连山平台位于开发区汪仁镇北部,黄荆山南麓,东西长约4500米,南北长约1000米,西至章贩路,南到金山大道,规划面积4738亩。按照功能分布,这里将建设成为研发平台、我市电子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聚集区,以及仓储物流等园区服务平台。该项目建设,可吸引50至10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入驻,将为园区的招商引资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也为落户企业的后续生产运营提供很大的便利。2017年12月11日,开发区举行第三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签约仪式,总投资128亿元的6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将全部落户百花工业片区和大冶有色工业园片区,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据了解,这6个项目都是存量土地再利用项目,通过新项目的落地,开发区让存量土地重焕生机。今年以来,开发区不断打通断头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入园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多措并举推进企业开工建设,共有3批19家企业集中开工建设,共盘活闲置土地4500亩。


与之同时,开发区致力于打基础、拓空间,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汪仁组团控制性详规、临港产业园发展规划完成初步方案,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新开工建设市政道路22条,打通断头路6条,铺设雨污管网27公里,完成定颖电子、欣兴电子等重点项目周边水电气路网工程,黄阳一级公路实现全线通车,大冶湖北岸和南岸实现无缝对接,发展要素得到集合和释放……



黄金十条触发黄金作为


2017年,对于开发区来说,也是电子信息企业集中投产的一年,由于开发区及时出台稳岗补贴和人才奖励等系列政策,吸引了大量返乡就业人员和周边劳动力来开发区企业工作,保障了新投产企业的用工需求,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支撑。


曾凡钊是沪士电子一名品质检验员。 2014年就来到沪士电子工作,本想着自己已经轻车熟路,就这样的状态继续在企业干下去,没有想到:今年3月份开发区出台技能补贴政策,他每个月能享受处级技能补贴200元。这一下子激发他的学习热情,他将每个月的补贴集中起来,参加社会上的技术培训学习,不久,他的岗位补贴增加到了600元。最近,还以过硬的技术获得开发区高技能人才奖励政策,享受每个月1000个月的奖励。


随着电子企业集中投产,用工需求矛盾日益凸显,如何突破现有体制的制约,2017年开发区推出服务企业“黄金五十条”,3年安排6000万元服务企业专项资金,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员工招聘、职业介绍、员工培训等进行奖励、补助,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稳”工难。



未来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 为更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2017年,开发区围绕满足产业未来发展需要和高技能人才需求,瞄准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重金吸引高层次人才,努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技能人才支撑。


开发区出台的“人才十条”,对高端人才都开出了优越的条件,充分体现了开发区领导的非凡胸襟和对人才的尊重。其中,对高层次科技人才携带项目新落户,按不同层次最高分别无偿给予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同时,还可以享受安家、租房(购房)等7大生活性补助,单个人才奖补最高可达640万元。近期,开发区对首批133名“四高”人才进行了评审认定,共发放人才政策各类补贴百余万元。为了营造开发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2017年9月份,开发区成功举办了首届“黄金山”杯创新创业大赛,创业中心在孵企业普罗泰克科技荣获“京东智慧供应链挑战赛”和“黄石青年创业大赛”双冠军,在湖北省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除此之外,开发区还在金融、项目服务、创新创业等四个方面推出了“黄金十条”,大力支持企业围绕智能化改造、装备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产品迈向中高端。2017年,开发区共实施技改项目55个,完成投资30.1亿元,同比增长12倍。上达电子、沪士电子、世星药业、东贝电器、三丰智能等一批企业,通过实施技改,有力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据测算,未来三年,开发区将累计拿出至少77亿元奖励、补贴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将设立5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支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项目。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对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分阶段奖励30万元。鼓励科技创新。对辖区内首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企业,按一等奖100万元、二等奖50万元、三等奖30万元给予一次性奖励。


打赢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战


打好“工业强市、赶超发展”这场攻坚战,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一子运乾坤、一招定成败”的关键之举。


2017年,开发区新签约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323亿元。成功引进总投资100亿元的无人驾驶汽车产业园项目、投资60亿元的锂电池新能源项目、投资过10亿元的首家港资企业。


赴上海、奔苏州……2017年,管委会主要领导赴上海、苏州、深圳、珠海、重庆等地对接项目40余批次,有效推进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项目的洽谈。



“大员”招商的示范引领,让开发区全员招商氛围日益浓厚,“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逐渐成为该区招商人的新常态。


5个招商分局常年深耕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每月外出招商20天以上,千方百计搜项目、寻信息。2017年,累计拜访企业单位900余家,邀请客商来黄考察近50批次,成功走进了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百强企业,储备了一批有效项目信息,并完成了元征科技、诺凯鸿、永隆电路、欧雷玛、全洋材料等5个项目的签约,合同投资总额达128.5亿元。


有特色才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才有竞争能力。开发区始终坚持以三大产业为主导方向,坚持不懈地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苦下功夫,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17年新签项目中,落户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2个,装备制造业项目3个,新能源、新材料类项目3个,主导产业项目比重日渐上升。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项目个数占到总数的67%,产品涵盖线路板、减薄镀膜、光学膜、玻璃盖板、触摸屏、显示模组、掩膜版等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并针对性地引进了手机、平板电脑、学习型智能机器人等电子终端项目,产业链条呈现出向高端化发展、向价值链上游攀升的趋势。装备制造产业外资投资成效凸显,新武机械等台资企业的落户,填补了PCB配套设备生产的空白。



如果说招商引资工作是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带到山南大地,那么项目建设工作则是将这些种子培育成参天大树。


2017年,开发区成立项目攻坚行动总指挥部,由开发区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并成立招商引资、工业转型、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公共服务(民生保障)、核心区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协调等5个分指挥部,分别由班子成员任分指挥部指挥长,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半月召开一次推进会,一周召开一次总结会,梯次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为所有的项目推进、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同时,开发区对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推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成功组织3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投产、签约活动,实施亿元以上项目66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5个,其中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220亿元;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33个。群立IC载板、天玑智谷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欣兴电子、定颖电子、西普电子、宏广电子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这些重大项目的开工、投产,为开发区工业赶超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积蓄了发展潜力。


挽住云河洗天青,物华更与岁华新。2017年已经过去,2018年雄风正劲。正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程艳民所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开发区将按照“工业强区、项目立区、创新活区”的思路,进一步弘扬开发区“精、深、实、新、净”五字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提升开发区发展气场,在全区上下形成“学习贯彻十九大,思工业、谋工业、抓工业、干工业”的良好氛围,奋力迈进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来自: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