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接壤,西、西北与江西省接壤,西南与广东省接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福建省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贸易集散地。福建沿海文明是海洋文明,大陆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辖9个省辖市、12个县级市、44个县、29个市辖区。其中,邵武市这个3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被称为“铁城”!在历史上,邵武改名是因为他避开了司马昭这个名字。
一个
首先,邵武市属于福建省南平市。地理上,邵武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闽江支流富屯溪中上游。它横跨北纬2655-2735,东经1172-11752。东北与南平市建阳区毗邻,东南与顺昌县毗邻,南与三明市将乐、泰宁、建宁县毗邻,西与江西省利川县毗邻,西北与光泽县毗邻。民间谚语中有一句话:“铜延,铁不及臂。”意味着延平、邵武的地势险要,坚不可摧。邵武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进入福建的重要通道。闽西北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因地形复杂,多山,地势连绵,易守难攻,被称为“铁城”。
二
就县级邵武市的历史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地区就属于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将南平的百越之地嬴政纳入秦朝版图。秦至汉,福建省邵武市属惠济县。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三国在魏蜀吴分崩离析,而现在的邵武市、南平市已经成为东吴的版图。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吴国的主人和孙子休息了一下,设立了建安县,设立了昭武镇,后来成为昭武县。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司马忠、惠帝为避讳其先祖司马昭,将昭武县改名为邵武县。建安县当时归江州管辖。
三
因此,邵武这个地名与司马昭有着直接的关系。就这个地区而言,自公元291年建立以来,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东晋泰宁元年(323年),邵武县改为昭阳县(舞阳一县)。刘初年(420年)改邵武县,仍属建安县。公元589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邵武县改为泉州(今福州)。公元592年,隋朝将睢城县(今泰宁县)并入邵武。当时,邵武县属于福州。大冶元年(605年),福州改为临川县,邵武属临川县。唐武德四年(621年),隋城从邵武分离出来,重新设县,邵武县隶属建州。五代十国时期,后金将邵武县改为昭武县,后汉将昭武县改为邵武县。
四
最后,北宋建立后,邵武县属于福建路。元朝时,县级的邵武市属于邵武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邵武路改为邵武府,属福建承宣局管辖。清朝取代明朝后,邵武县归属福建省邵武府。1913年,邵武县隶属建安路。1926年,邵武县直属于福建省。1983年10月,邵武县撤销,设立县级邵武市。1994年9月,撤销南平,设立地级南平,县级邵武设在福建南平。到2018年底,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