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四联集团,四联创业化工是国企吗

创新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创新创业能力。

优化创新生态,为创新种下沃土。

2016年9月,重庆发布《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提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的目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西部创新中心初步建成。

为创新做规划意味着为企业的未来做规划。

为深入贯彻《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去年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围绕培育主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开展创新,着力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担当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重庆速度向重庆质量、重庆产品向重庆品牌转型升级的“领头羊”。

创造环境

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

目前市属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表现为“三低三缺”。

“三低”,即R&D投资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销售毛利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而新产品产值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少”是指R&D市级以上机构和平台少,高层次创新人才少,专利和商标少。

SASAC坚持问题导向、结果驱动,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着力破解我市创新发展瓶颈。《关于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年,围绕推动创新发展的目标、路径、机制、保障等出台了29项政策,制定了R&D储备制度、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等一系列激励措施。

根据规划,到2020年,市属国有企业的R&D费用(RD)投资将占营业收入的1.5%;根据规定,R&D事业单位的企业实现全覆盖,新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收入的3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30%以上;市级创新平台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全市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0%和25%以上.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属国有企业实现了五个转型发展:发展目标由追求资产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发展动力由争资源、争投资向争创新、争人才转变,业务结构由“大而全”“小而全”向做精做优转变,产业层次由传统产业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运行机制由行政管理向市场管理转变。

伴随着创新发展的阳光雨露,市属国企的观念开始转变,——制定了更加接地气的措施,从“我要创新”到“我要创新”。

在推动创新方面,化药集团专门研究制定了《研发工作指导意见》,逐步建立了基于自主创新的开放式集成创新体系:建立各企业信息沟通、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联合攻关机制;加大R&D投资力度。R&D医药产业投资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0%,R&D化工产业投资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思联集团着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形成发展新动力,明确“十三五”期末发展目标。创新目标:R&D投资占销售收入的5%,技术进步贡献率超过60%。建立2个行业龙头企业R&D中心和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机电集团持续推进实施“持续创新”。2013年以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每两年召开一次全集团科技进步大会,每年重点推进20个研发项目。到2018年,中国西部涡轮机测试中心和欧洲风力发电叶片设计中心将

="font-size:15px;">注册用户达150户,完成线上、线下交易36.4亿元。这是成立不到半年,重庆咖啡交易中心交出的漂亮成绩单。


以前,我市没有种植咖啡豆的历史;现在,全市也不产一粒咖啡豆。重庆能源集团旗下的煤企在去产能的背景下,面临发展瓶颈和淘汰的命运。


创新则生,不创新则死。


重庆能源集团积极转型,创新培育新动能和发展新模式。


2016年6月16日,重庆能源与云南省德宏州宏天实业公司等合资组建的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正式开业。


当天,重庆咖啡交易中心就与法国路易达孚、德国纽曼、日本伊藤忠、新加坡翱兰、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临沧凌丰咖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基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以及对重庆对外开放的十足信心和良好预期,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提出打造全国最大的咖啡电子交易平台、咖啡跨境电商平台、咖啡产业链融资增信平台、全国咖啡交易结算中心和咖啡大数据中心。


目前,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正在打造咖啡孵化体验园,规划建成一个集咖啡场馆孵化、咖啡消费体验、咖啡产品及文化展示、咖啡产品研发、咖啡培训、赛事、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园区,推动咖啡文化的传播和咖啡终端消费市场的成长。由此,该中心正在形成新业态和新模式。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苹果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点在于从单纯卖产品到“产品+内容+服务”的综合销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娱乐内容,改变了传统的唱片、电影行业的生存状态,形成了全新的行业秩序和竞争方式。


在互联网思维被赋予多重定义的时代,市属国企也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传统零售企业重庆商社针对消费市场持续低迷、购物中心和网购分流加剧等严峻形势和诸多挑战,在供应链、业态链、新业务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发展新模式。目前天然橡胶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成为中国最大天然橡胶贸易商;获得有机投入物国家检验中心,填补了有机投入物中国质检空白,已名列“中国十大去骨牛肉进口商”第6位;探索“线下体验+线上消费”的跨境电商O2O经营模式,电商平台“世纪购”已成为重庆本土最具影响力跨境电商之一。


在创新发展模式方面,重庆对外经贸集团,探索“渝贸通”新的商业模式。


公交集团,渝约公交孕育“公交+互联网出行”新模式,推出了“渝约公交微信平台”,提供包括商务包车、定制公交、特需公交、渝约商城、汽车租赁等分层次、有特色的服务,受到用户的青睐……


集聚创新资源载体


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2016年4月6日,一辆无人驾驶长安智能汽车踏上2000公里的长距离测试征程,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汽车制造业的眼光。有专家称,长安汽车正在布局智能制造,将来“无人驾驶”真的不是梦。


目前汽车市场正进入微增长常态,客户需求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客户要求高质量、高性价比、个性化需求的汽车,汽车企业需要提供更高质量、更具个性的汽车。


长安汽车通过互联网、车联网正在为用户打造一个生态服务圈,由传统智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智能化、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产品设计、制造、营销全过程应用。有专家认为,未来的企业一定将是IT主导的企业,火热的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虚拟化等技术趋势,需要与实体经济结合在一起,让企业业务变得轻盈。


目前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正把握这一特征,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四联集团紧紧围绕我国高端仪表自主化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成效初步显现:行业示范项目“多品种自动化仪器仪表智能生产与集团管控集成应用”通过了中仪协专家验收;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调节阀国家级“典型智能现场仪表数字化制造车间”示范项目进展顺利;国家级“三代核电技术关键传感器技术攻关项目”打破国外垄断等。


机电集团正在打造高端及智能制造板块,智能化高端齿轮机床已经获得批量订单;联合开发的大型智能化采棉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自主研制的“智能机器人检测系统”已有4套系统上线运行;重点攻关的“数字化工厂生产执行管理系统”和“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已被纳入国家标准《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规范》,成为智能制造国家标准的重要制定者之一。


重庆能源集团旗下顺安公司工业雷管技术参数智能化测试系统已完成工业性试验,即将投入商业运行。


与此同时,为集聚创新资源载体,打造创新平台,市属国企正在打造自主创新平台、市属国企之间的联合创新平台、开放性创新平台和共享创新平台。


2016年底,市属国有重点企业拥有各类创新平台191个,其中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17个。机电集团、化医集团、四联集团都设立了集团一级的研究院;市轨道集团在轨道交通研发建设、设备制造、运营方面,已经在市属国企之间进行联合创新。


杨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