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省农信社德州审核中心召开德州市辖内农村商业银行惠民“免息”贷款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6笔惠民“免息”贷款,用于战疫和生活消费、农机、装修、车位、农资化肥。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推进春季复工复产和农业生产。3月1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通知,要求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普惠金融资源倾斜力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提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的金融支持”等一系列举措。省联社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强化信贷服务加强信贷营销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信贷支持重点,要求全面保障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省农信社德州审核中心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系列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省委、省委决策部署,着眼服务大局,主动增加信贷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产品创新、改进服务模式、坚持降费让利、降低融资成本等。探索实践“一揽子”措施,做好金融服务,体现关键时期农村商业银行责任此次发布的惠民“免息”贷款系列,是在推出《德州市农商银行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十三条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信贷服务的又一“硬核”举措,旨在进一步深化消费市场,突出差异化服务优势,充分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和春耕所需资金。
战疫生活消费“免息”贷款是为疫情期间资金紧张、有生活消费需求的城乡居民量身定制的专属信贷产品。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特征和包容性属性;农机贷款、装修贷款、车位贷款、购车贷款、农资化肥贷款是德州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机买卖双方、装修公司、房屋开发商、汽车4S店、农资买卖双方合作推出的专项信贷产品,针对有购买农机农资、车位、房屋装修等消费需求的城乡居民。惠民“免息”贷款系列采用线上办理模式,家庭成员提供担保,合作商户补贴利息。具有服务对象精准、贷款申请渠道便捷、贷款办理流程简单、贷款放款速度快等显著特点,真正体现了品牌特色和差异化服务。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省农信社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德州市审计中心团结带领辖内农村商业银行“勿忘初心”回归本源,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发展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坚持“面向农业, 农村和农民,面向小微企业,面向社区家庭”,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获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大力开展全村信贷和网格化营销,选派优秀干部上岗,推进乡村振兴样板村和客户经理驻村办公室建设,推广卢丹惠农贷、农肥贷、家庭贷等信贷产品,充分利用小额扶贫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全面满足城乡居民各领域资金需求。重点扶持民营企业。开展“培育首贷”“全力发展企业”活动,推广“微企主贷”“信用e快贷”等信贷产品,持续探索缓解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硬措施。大力推进不还本续贷,根据企业生产销售周期和行业特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实现企业融资周转“无缝衔接”,减轻集中还款压力。对于遇到暂时困难、有发展前景、生产经营正常的小微民营企业,将继续放贷、抽逃贷款、打压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入开展“信贷便利化”,建立限时结算制度,精简贷款申请材料,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性。开通贷款申请渠道,通过手机银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贷款申请服务热线、微名片等自助申请贷款。从而实现“随借随用”。大力发展“信用e贷”线上贷款模式,实现客户自助授信申请、自助签约、自助还贷,打造触手可及的普惠金融。落实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制度,将贷款全流程涉及的所有人员纳入尽职免责范围,激发营销展业客户经理的工作热情。
目前,德州农村商业银行共有法人单位11家,普惠金融营业网点324个,服务点2746个。截至2020年2月底,各项存款余额10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80亿元。据统计,全市每10家银行贷款客户中有7家选择与农商银行合作,每3家小微企业中有1家与农商银行共同成长,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记者|吕珍珍通讯员|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