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最新利润数据。
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倍;与2019年1-4月相比,增长49.6%,两年平均增长22.3%。
受去年“先低后高”基数的影响,今年数据同比增速波动较大。为了避免“数字错觉”,如果以2019年为基数,在当前经济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背景下,计划工业利润今年以来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利润增长喜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铜、铝创下近十年新高,推高了上游行业利润。此外,2019年处于“工业通缩”状态,内外需求不足,工业利润受到挤压,基数较低,使得两年平均增速较快。
从具体行业来看,除了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上游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稳定的投资政策、防疫需求和住房经济的带动下,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电气机械制造业利润快速增长。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消费恢复缓慢,纺织行业、纺织服装行业并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这些行业的利润较2019年同期有所萎缩。
上游工业品利润涨幅居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今年以来,规上工业利润较2019年同期增长20%以上,1-2月、1-3月、1-4月分别增长31.2%、22.6%、22.3%。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宏表示,受市场需求改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上游矿业利润增长明显加快,原材料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1-4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4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16倍,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制造业增长2.72倍,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19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91.53354。
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当前全球需求正在回升,这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比如铜铝锌价格创十年新高,上游资源产业利润暴涨。但今年工业利润大幅增长也与2019年基数较低有关,当时国内外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较低,行业整体处于通缩状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的数据显示,1996年以来,规上工业利润多数年份保持正增长,但2019年规上工业利润同比下降3.3%。2019年PPI同比增速在-1.6%至0.9%区间。下半年PPI为负,工业品整体价格确实处于通缩状态。
然而,一些商品价格已经被调整回来。比如5月12日普氏62%铁矿石价格达到233美元/吨,之后在5月24日调整回188美元/吨,但这个价格还是十年来的新高。COMEX铜期货价格5月11日达到4.76美元/磅,但5月26日价格调整回4.53美元/磅。
周认为,大宗市场即将结束。目前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但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正常水平。然而,商品价格创下了十年来的新高。这种严重偏离基本面的情况,主要与商品的金融属性有关。因为从趋势来看,美国经济已经恢复到了中等水平,美联储的政策正在朝着“接收”的方向发展。
这些下游制造业利润为何增长也快?
1-4月,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自2017年以来,汽车行业效率持续下降,尤其是2019年
烈的下滑期,销售收入和利润全面大幅下滑。2020年,随着稳基建投资和促进汽车消费等政策持续显效,货车、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改善,带动汽车制造业利润稳定恢复,2020年汽车制造业利润增长4%。崔东树进一步指出,目前汽车行业处于利润率持续下行趋势,从2015年的8.7%下行到2017年的7.8%、2019年的6.2%,今年汽车行业利润率在卡车市场一季度暴涨下仍维持在6.2%,乘用车行业利润压力巨大。
“上游的成本上涨较大,世界经济贸易回暖下的供应偏紧也促使上游价格上涨,利润丰厚。上游涨价因素被中游零部件企业和下游车企承担和吸收,导致下游车企效益较差”,崔东树指出。
周茂华表示,海外疫情爆发带动“宅经济”需求,电子计算机、小家电等电子行业需求大增,相关行业利润上涨。在稳投资等积极政策推动下,以及近年机器换人浪潮等,带动装备制造业订单上涨、利润回升。
消费制造业利润也保持稳定增长。朱虹表示,受疫苗及检测试剂盒等防疫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带动,1-4月份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长80.2%,两年平均增长29.2%;农副食品加工、酒饮料茶、烟草、造纸等行业利润两年平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医药制造业利润在稳健增长,2018年全年利润增长10.1%,2019年增长7%,2020年受疫情影响升至12.7%。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愈发重视,加之中国医药行业本身发展较快,这些都会提升医药行业利润”,周茂华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