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christensen)曾多次指出,行业发展的新机遇来自创新。早年提出的创新理论将创新分为颠覆性创新、高端维护性创新和低端颠覆性创新三种类型。
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总量进一步提升,突破惊人的750亿件,而快递员的增速却远远落后。即使有些增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补偿,也还是跟不上快递业务的增长速度。以菜鸟邮政为代表的快递托管业务,目前仍是最后一公里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忙碌的年轻人来说,菜鸟驿站的出现,减轻了这类人对于取包裹安全的焦虑。
回顾菜鸟站这几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菜鸟站的商业逻辑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过去几年电商平台的爆发式增长,给快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最后100米,随着投递需求的多变和人力资源的极度缺乏,新秀岗位应运而生。
一方面,菜鸟驿站的推出缓解了末端快递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固定完善的仓储机制也能保障快递的安全。当时成为全国人大讨论的话题,最后100米谁的方案最好。
菜鸟驿站在帮助学生和白领解决效率和包裹安全问题的同时,也给另一群人带来了新的困扰。集采点整合优化了原有物流末端分散的运输资源。但是对于孕妇、老人等有时间但不方便出门的群体来说,能送到门口的快递需要他们专门出门去取件,这就增加了很多不便。
一般来说,问题的核心在于,收件人应该有更多的权力来选择收拾残局的方式。无论是邮政仓储还是送货上门,都不应该由快递公司决定,而是由消费者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事实上,这段时间菜鸟驿站升级的思路,就是把提货方式的选择还给收件人,通过免费保管、按需上门的方式,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早在几个月前,菜鸟就尝试在上海部分地区推出“贴心选择”功能,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是暂时免费存放包裹还是送货上门,从而实现消费者对包裹的知情选择。在核实智能选择功能给配送端带来的压力在可接受范围内后,推出了更大范围的服务升级。
2021年第一季度,菜鸟们在进一步推进物流数字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按需配送”。如今,在北上广深杭、济南、哈尔滨等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让菜鸟驿站的快递员上门送快递。在现场交付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为客户带来更加多样化的服务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坚持免费托管依然是菜鸟站的另一大业务核心,尤其是HIVE BOX快递柜宣布收费带来的一系列风波,进一步强化了菜鸟站免费托管的初衷。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在特定场景下送货上门也是必不可少的。两者的结合让菜鸟驿站在效率和便捷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菜鸟站的快递代收模式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通过这一轮业务升级,菜鸟邮政再次平衡了物流终端投递效率和服务质量。随着岗位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可以预见,菜鸟岗位将成为社区的重要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