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上市公司数据哪里找 上市公司数据在哪里查

今年不到40岁的张明贵,是新希望地产的“一把手”。得益于之前房地产业务的快速增长,集团将他调至新希望担任上市公司执行董事长。

但是,在周期性的波动下,张明贵也是无能为力。

2019年二季度,生猪养殖行业开始跨越盈亏平衡线,申报业务转正;2021年二季度,猪价回归理性区间,猪肉股单季度收益巨亏。

今年一季度,新希望净利润为1.37亿元。根据公司7月15日发布的业绩预告,上半年预计亏损29.5亿元至34.5亿元,相当于第二季度单季亏损33亿元(中位数)。

究其原因,在于猪价的大幅下跌和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殖成本的上涨。更重要的是,公司还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亿元。剔除这部分后,公司第二季度实际亏损约23亿元。

这一金额已经超过了公司过去一个季度的利润峰值。2020年三季度行业景气度高时,公司净利润未超过20亿元。

虽然新希望停止了成本过高采购的育肥仔猪,但在二季度猪价跌破15元/公斤的背景下,企业内部成本调整空间不足以低于产品端下滑的影响。

“拖到最后”发布的亏损

丑媳妇难见公婆.

业绩好的急于炫耀,业绩差的放在最后,猪肉股就是这样。7月15日,即半年报业绩预告最终披露日,10家生猪行业上市公司在当日发布业绩预告,仅有13家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告。

即使一直发布到最后一次,也可以通过行业的运行判断二季度收益在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中下旬,国内生猪价格为13.9元/公斤。该数据与相关上市公司的实际销售数据较为接近,对预测盈利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从6月份的销售数据来看,新希望当月生猪平均售价为14.54元/公斤,沐源股份为13.58元/公斤,正邦科技为13.66元/公斤。

根据市场各方数据,15元/公斤是生猪养殖行业的平均成本,大部分养殖企业都在这个水平上下波动。

因此,当上述平均售价突破15元/公斤时,养殖企业再次回落至成本线以下,本报在近期《警惕猪肉股半年报杀跌!6月销售均价全面跌破15元/公斤,猪价“磨底”周期刚刚开启》给出了预警。

(说明:部分生猪养殖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测内容及市值)

实际表现,符合预期。

刚刚文股份发布了中期经营预测,预计上半年亏损将超过2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这意味着五家头部养殖企业的盈利能力都下降了。

结合业绩预测和季度数据,并按中位数计算,新希望

span>二季度亏损23亿元(剔除计提部分),同期正邦科技亏损15.37亿元,天邦股份亏损8亿元。


几乎是,卖的越多,亏的越多。但是新希望在销售均价高于正邦科技,销量低于正邦科技的背景下,亏损金额却超过了后者,也显示出了自身成本控制方面的劣势。


相比之下,具备成本优势、销量提升双重加持的牧原股份,上半年则继续保持盈利状态,不过二季度净利润环比也出现“腰斩”,该公司一季度盈利近70亿元,二季度预计净利润为24亿元至32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各家养殖企业均将降成本当作今年重点,但是相较于每公斤动辄5元的涨幅,降成本只是被动的选择,其整体下调空间十分有限。


仅以情况相对较好的正邦科技为例,该公司二季度育肥猪全成本包含淘汰低效母猪在内,预计在19.9 元/公斤左右,剔除淘汰低效母猪,育肥猪完全成本则为19.55元/公斤。


再如牧原股份,一季度成本为16元/公斤左右,全年计划成本控制目标亦不过14元/公斤。


所以,降成本无非是尽量拉低自身的盈亏平衡线,帮助企业在未来的猪价波动中尽可能保证企业盈利。



亏损周期或持续2年

从猪价运行趋势上看,亦与上市公司盈利趋势保持了一致,所谓的“降成本”只是无奈之举,效果存疑。


新希望,今年1月生猪销售均价为30.52元/公斤,此后连续下跌至3月的23.5元/公斤,当期公司生猪业务亏损超过6亿元。


进入二季度后,公司销售均价与生猪市场价一道走低,至6月跌至14.54元/公斤,公司整体出现上述超过20亿元的亏损。


需要指出的是,过去两年,该公司生猪销量是存在一定水分的,如2020年830万头的出栏量中有半数是来自外购仔猪育肥。


在猪价率先跌破外购育肥成本线后,新希望执行董事长张明贵开始提出“有价值的出栏”,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有效经营和持续经营,原则上父母代种猪不外采、停止外购仔猪,这本质上是一种“止损”。


而就猪价运行周期来看,还看不到产品提价对盈利能力带动的可能,虽然每年二季度多为猪价低点,下半年可能会出现一定反弹,却难以对供需周期产生实质性改变。


从2006年算起,国内生猪行业先后经历4轮完整的价格上涨下跌周期,分别为2006年至2009年、2009年至2014年、2014年至2018年,以及2018年至今。


其中,2018年以前的三轮完整周期,生猪价格多数时间在10元至20元/公斤区间波动,超过15元/公斤已经算是高价位,只要最近一轮周期因供给端遭到毁灭性打击,猪价才能够一度飙升至40元/公斤。


供给端得到恢复后,猪价开始回落。从上述价格水平来看,当前不足14元/公斤的价格也不过刚刚回落至合理区间。


至于,何时猪价能够见底,则需要供需关系的拐点作为前置条件,即生猪产能大幅减少到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如何才能去产能?需要持续较长时间的亏损,供给端产能才会出清。历史上,这一过程多维持在2年时间左右。


映射到资本市场,意味着相关企业盈利能力进入低迷期,虽然部分季度猪价可能会有所反弹,但是如新希望这等体量的企业,单季度盈利超过10亿元的情况将很难出现。


猪价、盈利能力回归常态后,公司股价自然也要回到历史区间。


新希望股价虽然已从高点42元/股大幅回落,但是较2018年前长期维持7元/股以下波动的区间,仍有一定距离。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