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020创业板一共有多少家公司,新创业板上市公司名单

第三季度报告正式收官。

截至2020年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的871家公司中,除了暴风退市外,均已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整体来看,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整体表现亮眼,三季度继续强劲增长。

已披露三季度经营业绩的870家公司前三季度平均实现营业收入15.18亿元,同比增长5.6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21.48%。

此外,得益于再融资规则的优化和审计效率的提高,今年再融资明显升温。

注册制下公司业绩优于平均水平

整体来看,2020年三季度,各创业板上市公司实现平均营业收入5.92亿元,净利润66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15%和29.92%,环比分别增长25.07%和18.08%。三季度经营业绩在二季度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发力,延续强劲增长态势。

已披露三季报的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实现增长,占比51.9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盈利公司占比85.63%,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业绩明显优于平均水平,2020年8月24日注册制下首批创业板公司上市,截至10月30日已有41家新上市公司登陆创业板。

前三季度,注册制下41家创业板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2.98亿元、3.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66%、77.46%,其中第三季度平均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6.76亿元、1.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30%、76.17%,远超板块平均水平。

“从长远来看,我们仍然非常乐观。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大经济体。我国有足够的投资空间和能力,可以在多年内实现投资和消费的相互牵引和正向循环。创新正在各个领域发生,甚至在传统行业,技术赋能正在带来效率的持续提升。看好中国,股权投资大有可为。”景顺长城之星基金经理刘艳春表示。

龙头公司表现依然卓越

特别是龙头公司表现依然卓越,业绩分化有所减缓。以宁德时代、迈瑞医疗、金龙鱼等为代表的市值200亿元以上的76家公司前三季度平均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69.60亿元、10.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56%、56.76%。

前三季度794家市值低于200亿元的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9.97亿元和6500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01%和10.37%。虽然业绩差异较大,但三季度中小公司与龙头公司净利润增速差异由二季度的71.06个百分点降至38.41个百分点,业绩分化速度放缓。

行业方面,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以及与疫情相关的医疗产品和服务销量的增加,新能源汽车行业和生物产业的业绩大幅提升。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和生物产业净利润分别实现平均净利润3.9亿元和3.6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6.17%和54.34%,三季度单季增速分别达到61.03%和77.14%。

“新冠肺炎疫情对医药行业的短期影响已基本反映在年中报告中,以及有益的细分领域,如检测、防护、监测等。也是支撑2020年上半年医药市场的重要因素。口腔等受损细分领域眼科等医疗服务从4月份复工复产后迅速恢复。”东兴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胡博新表示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前三度实现平均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28.19 %。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净利润也实现同比增长。而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分别实现平均净利润1亿元、0.48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研发投入快速增长


除了业绩稳步增长外,创业板企业对于科研投入的热情一直高涨。


2020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保持创新本色,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合计达574.21亿元,平均每家0.66亿元,同比增长10.99%。其中,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218.45亿元,平均每家0.25亿元,同比增长17.19%,环比增长13.50%。


前三季度,贝达药业、深信服、同花顺等85家公司研发强度达到15%以上,较去年同期增加12家;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力度最大,研发费用高达21.20亿元,迈瑞医疗、欣旺达、深信服蓝思科技等公司的研发费用也达到10亿元以上。


研发投入的加大背后,也离不开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一方面加大研发保增长,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也努力缩减费用提质增效,苦练内功克服难关。


前三季度,创业板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幅均低于营业收入增幅。其中,传统较为倚重销售推广的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20、3.27、3.07个百分点,费用控制卓有成效。


责编 李剑华 实习生 李各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