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和他的素描。
一只栩栩如生的蜘蛛活灵活现地躺在干燥的皂荚豆上。如果你没有仔细研究,就不会发现“活蜘蛛”是用芦苇叶精心编织而成的,几乎达到了“造真东西”的地步。在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鑫的家里,用稻草制作的小动物种类繁多,植物的叶子可以通过李信的手变魔术。
在李鑫位于平邑县平邑街道办事处桃花源社区的家中,他一见到他就拿出一顶草帽。这顶椭圆形草帽上有公鸡、蜥蜴、老鼠、蛇、金蝉、蜘蛛等几十种小动物,栩栩如生,可爱极了。在沂蒙位于的“平邑李氏草编”工作室,有许多草编作品,都是优秀的作品,令人惊叹,赞不绝口。
草编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手工艺,起源于秦朝。汉代有专门编织的艺术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这件古老的工艺品终于流传至今。李的草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十几道工序。选叶、先切条、再切肢、切翅、抱钢丝、编织、放翅、放须、放眼、制作不同形状、定型、包装。这些繁琐的流程,李欣都很熟悉,每个流程他都做了上千次。
出生于1980年3月的李欣有很多头衔。现为沂蒙草编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中国国际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东民间手工艺制作传承人、临沂市民间美术家协会会员等。但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工匠。他从小就热爱草编艺术。2000年从事庙会草编工作。2012年,沂蒙“平邑李草编”工作室成立。
为做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平邑县新局将“李草编”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工艺扶贫培训基地,每半年举办一次传统工艺加工制作培训班。培训结束后,确保学员掌握各种草编和手工业生产技能,使学员利用这一技能增加收入,致富。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草编”传统工艺制作培训班,向村里和邻村的10户贫困户传授技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记者王福军通讯员蒋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