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消费复苏,饮水行业持续增长,呈现新的消费趋势。
受用户对健康和品质需求的刺激,新增了功能性水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即饮咖啡、矿泉水、茶饮料等细分品类。都有了显著的增长,许多全新的消费产品和潮流也在年轻人追求新口味的过程中诞生。与此同时,随着在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饮用水行业的在线消费也保持快速增长。
后疫情时代饮用水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出现了哪些创新趋势?当前用户的关注点在哪里?水饮品牌如何更好地俘获用户的心?7月20日,21世纪产业研究院与JD.COM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水饮创新趋势报告》。
报告显示,未来国内饮用水市场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线上消费将大幅增长。从典型的水和饮料子品类来看,用户普遍关注新的水和饮料产品的健康和功能元素。同时,Z世代体现出不同的消费特征,未来值得进一步挖掘其消费潜力。
7000亿水饮大赛道
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义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7.4%。在消费升级、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前提下,各个消费细分领域都在发生新的变化,饮水行业也不例外。
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0年饮用水市场规模将达到6737.6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5%。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20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
其中,包装用水占据市场份额最大,达到2158.9亿元,占比32.0%;茶饮料以1126.3亿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占比16.7%;乳饮料市场1002.1亿元,占比14.9%。碳酸饮料、果汁、能量饮料和运动饮料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3%、12.2%、6.6%和1.7%。
从电商的角度来看,饮用水市场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以JD.COM为例,从2018年到2020年,无论是饮用水还是饮料品类,饮用水市场的销量都在大幅增长。其中,2019年饮用水及饮料品类同比增速超过200%,2020年饮料品类同比增速达到31%,销量持续稳定增长。
从特点来看,目前水和饮料子品类中最大的市场仍然是最急需的包装用水。这一类的主要特点是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主要是天然水、纯净水和矿泉水。来自JD.COM的大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从细分品类销量来看,包括矿泉水、饮用天然水、苏打水在内的包装水占据前三。在JD.COM 2021年上半年水饮品的关键词搜索量中,排名前三的关键词分别是矿泉水、饮品、农夫山泉,可见刚需属性的水饮品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从平均订单成交额来看,根据JD.COM大数据,2021年上半年,天然苏打水最贵,其次是气泡水和矿泉水,乳酸菌饮料和奶茶咖啡饮料价格较低。增长方面,饮用水行业大量品类的消费升级存在明显上限。成为刚需产品的天然饮用水和纯净水价格稳定,背后是再扩张需求疲软。
社交媒体备受关注,但并不能完全影响用户的网购。据飞迪科技和JD.COM大数据统计,社交媒体讨论人气的品牌匹配率达到50%。一方面验证了社交媒体对用户购买的形象,但也意味着品牌主要想实现更好的闭环销售,需要从产品创新、多渠道、综合营销等多个维度发力。
水饮新风口:植物蛋白饮、气泡茶、“3元水”……
随着市场的不断增长和用户偏好的变化,目前的饮用水市场出现了新的趋势,包括功能性饮用水
因咖啡、矿泉水及茶饮等领域的变化尤值得关注。相关品牌商努力洞察用户需求,力图推出更能够契合用户需求点的产品。例如,随着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使用能量饮料的群体和场景也愈加多元化,能量饮料的主力消费人群从之前的长途司机、蓝领工人、快递员等扩大到白领、学生等群体;消费场景也从过往的加班、运动辐射到电竞、聚会等休闲娱乐场景。这意味着,能量型水饮市场潜力依旧。
根据京东大数据显示,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京东平台上功能饮料销量持续走高,其中2019年下半年、2020年下半年销量同比增幅达197.48%、77.38%,体现出用户对功能饮料的青睐。
需要注意的是,功能性水饮中,外泡茶水也开始亮相出新。根据京东大数据,当前26岁-35岁的青年是泡茶水的主力消费人群,消费占比达到39.35%,36岁至45岁人群紧随其后,占比为23.96%,16-25岁消费人群占比18.78%。按购买力来看的话,白领人群消耗了90%的泡茶水,是该产品的绝对消费主力。
同时,植物蛋白饮料也成为热门,水饮方面同样诞生了“植物蛋白饮革命”。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植物蛋白饮市场规模达536.9亿人民币,预计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2.7%。
据京东大数据,在植物蛋白饮品中,银鹭、露露、达利园、OATLY、椰树、养元为主流品牌。其中,燕麦奶典型品牌商OATLY自2020年1月开始在京东平台的销量总体持续走高,至2021年6月销量同比增长208.89%。
即饮咖啡市场中的用户也在发生转变。京东大数据显示,自2018年至2020年,即饮咖啡销量总体仍维持高速增长,但增幅有所放缓。这意味着,在即饮咖啡市场,用户从尝鲜状态已逐渐转变为习惯,即饮咖啡品牌商需要更多的创新来刺激用户。
随着各类新兴咖啡品牌的入局,传统的即饮咖啡单品对主力消费人群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当前各大咖啡品牌都在加速即饮咖啡精细化改良,推出更多高附加值的新品,结合季节和节日营销,通过口味、包装、营销手段的革新强化自身竞争优势。
而在传统矿泉水领域,随着居民健康意识和消费能力的提升,高附加值的天然矿泉水近年来增长迅速。伴随着传统1元水消费增速的下滑,利润率更高的3元及以上的中高端水市场成为巨头争夺的焦点。
根据京东大数据可以看出,在瓶装饮用水中,矿泉水的平均订单成交额要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然而,相较更贵的矿泉水,今年上半年销量排名饮用水居首,销量增速超过了其它品类。由此可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风潮的到来,中高端饮用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其市场增长空间也随之打开。
从茶饮而言,根据京东大数据,茶饮消费也在持续增长中,2019年京东平台上茶饮销量同比增速高达244.68%,2020年销量稳步上升。此外,随着气泡元素成为近年来的水饮新宠,气泡茶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品类。
Z世代的水饮偏好:追求健康、乐于尝鲜
相较于其他人群而言,Z世代更关心体验,偏好社交性、常以精神消费为驱动进行实体消费。他们更愿意为兴趣买单,喜欢情感带入强的产品,对明星周边/IP手办以及高颜值产品拥有更高的消费偏好。在水饮消费方面,Z世代也具备自身的特点。
京东大数据显示,Z世代水饮销售额排名居首的是广东,其次是北京,排名前位的省市中还有江浙沪,这体现出发达地区Z世代用户的消费能力。其中,广东更是以几乎两倍于北京的销售额排名居首,这也再次体现出广东人口基数下的消费实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北京2020年末常住人口为为2189万人,仅为广东省17%,但北京Z世代水饮消费却超过广东省一半,也体现出北京作为超一线城市的Z世代消费能力。
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区别于排名前列的京粤江浙沪以饮料消费为主,销售额排名第三的辽宁省,其Z世代对水的消费最大,占比达到37.83%。相较之下,辽宁整体用户对水的消费占比仅为28.92%,由此可见,辽宁Z世代无论是与自己的前辈、或是与外地Z世代小伙伴相比,都更爱喝水。
作为大促囤货的必备品类,Z世代的水饮消费在大促期间也有明显表现。京东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Z时代周均水饮订单量排名前二的是1月22日至2月4日的两周,5月28日至6月3日、6月18日至6月24日、6月4日至6月10日这三周分列三四五位,恰好对应了年货节及618的两个时间节点。
从消费特征来看,尽管Z世代都是年轻人,但已经形成了养生大军。京东大数据则显示,从年龄层次分布来看,在传统矿泉水品类中,Z世代消费用户仅占比7.42%,而近年来热门的主打健康环保的植物蛋白饮饮料中,Z世代消费用户占比达到14.1%,更具品质的农夫山泉泡茶水更是Z世代的心头好,消费用户占比达18.78%。由此可见,“后浪”们更倾向于消费带有健康元素的产品,也更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钱不是问题。
水饮消费创新进行时
纷繁复杂的水饮消费特征背后,未来又会呈现怎样的创新趋势呢?《2021水饮创新趋势报告》进行了总结。
报告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工艺进步,口感偏甜的果汁饮料快速扩容,而随着生活物质进一步丰富、肥胖率趋于提升,消费者逐步认识到饮料中的糖已经成为负担,相对更健康的茶饮料、具备可满足特定功能性需求的饮料渐次崛起。
由此,基于配方调整实现减糖、无糖的软饮料逐渐成为有益补充。同时,具备功能性的能量饮料、咖啡及无糖的包装水仍处加速渗透的成长期,整体饮料消费逐步呈现功能化、健康化趋势。从京东大数据结合外部数据来看,主打健康元素的天然苏打水热销,玻尿酸、植物蛋白饮等新品备受关注,均体现出这样的趋势。
同时,IP营销、外包装及产品颜值愈发能够推升用户对产品的关注,这也有望成为品牌商未来关注的一个重点。
当前IP营销已形成以文学、漫画、游戏为主的上游、以衍生品发行和内容发行促成消费的互动链路,水饮行业内这种做法也大行其道。此外,从品牌商推出的个性新品来看,瓶身的材料和造型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饮用水包装,高颜值的外形和独具心意的包装,也在打造饮料鲜明的产品形象,进一步攻占用户心智。从京东大数据来看,优秀品牌的相关营销策略,收效立竿见影。
此外,从品牌角度而言,传统品牌正在加大创新力度,囊括渠道、产品、营销等多个维度。例如,百事可乐在2021年展开了一系列新品计划,除了发起包括迪士尼五周年联合主题等活动之外,还推出百事可乐国风系列、美年达果汁气泡饮、Bubly微笑趣泡、佳得乐轻爽等一系列新品。
同时,百事可乐在新品推广上进行了全链路精准化营销的全新升级,以扩散传播、心智种草、互动转化及流量收割形成闭环。根据京东大数据显示,力求创新的百事可乐在2021年上半年销量同比持续增长。
而在品牌商进行创新过程中,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能够先于品牌敏锐洞察用户的需求。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饮料品类负责人兼百事可乐品牌负责人穆欣透露,百事可乐在选择新口味进入到中国市场时,一方面会去考量在其他市场上成功的口味,另一方面也会参考电商数据以及原料供应商数据。最终选定,并做一些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特定调整。这意味着,在新品类开发上,电商等主体,将愈加重要。
目前,京东通过开放智能供应链、全渠道销售、全域营销等基础设施能力。品牌商可利用以京东数据为驱动的新品反向定制体系,为受消费者打造更受欢迎的水饮爆品,京东亦整合线上、线下的全域营销能力,助力打造水饮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京东全面开放的智能化、全渠道网络供应链,能够提升供应链效率,并通过全链路用户运营解决方案,提升用户心智。
当前备受关注的消费群体——Z世代占总人口18.5%,却在水饮销售中占比仅为7.6%,这体现出Z世代水饮消费的巨大潜力。作为国内极具代表性的电商平台,京东在培育Z世代消费者上也不遗余力,在读懂年轻人和IP文化方面,京东始终走在前面,并与品牌商联合的愈发紧密。未来针对Z世代群体,京东等电商平台能够为品牌商提供更多助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