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扶贫亮点工作包括哪些 就业扶贫亮点工作汇报

就业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我有事做。”。近年来,为精准帮扶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就业,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东川区多措并举,多渠道稳定就业、保障民生。东川作为云南省27个贫困县之一,就业形势复杂,就业任务繁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前所未有地在“就业扶贫”领域“泼墨”,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摸索出一条具有东川特色的就业扶贫之路。通过建立健全“1 6 N”就业扶贫政策体系,创新“3554”就业模式,即三级书记抓就业、小服务建搬迁就业大平台、“五型”帮扶建“五型”基地、四精准帮扶最大限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截至目前,东川区12.5万农村劳动力中,已就业10万人。东川区荣获全国就业扶贫“优秀工程奖”,入选“百人就业扶贫队”典型案例为全国、全省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云南省推广“小基地搭建易地搬迁就业平台”的经验做法。

“1 6 N”系列政策保障就业。东川区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较为完备的就业扶贫支持体系,形成了“1 6 N”系列政策体系,即制定就业扶贫总体方案,重点实施春风行动、城乡居民基本信息统计、就地转移就业、就业技能提升、劳务协作和服务保障“六大行动”子方案,完善13项就业扶贫支持政策,形成了环环相扣、有机衔接的政策支持体系。

三级秘书注重就业。东川区推动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了“三级书记抓就业”的工作格局,由区委书记亲自督导,区委副书记、区长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带队,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指导抓,村支部书记落实抓,为顺利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组织保障。

小服务搭建搬迁就业平台,促进就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设置了农民工服务联络站、区内外对口支援平台、区级拆迁户就业创业服务站、村级扶贫队员、村级拆迁户就业服务支队5个沟通平台。协调“五大平台”力量,优化就业服务质量,实现从就业登记、培训、面试、出口为搬迁人员提供“一站式”“一站式”服务,实现“线上招聘”与“线下招聘”无缝对接,搭建远程面试平台。求职者无需离开社区,即可与国外就业企业面对面交流,实现服务“零距离”

“五型”有助于打造“五型”基地,稳定就业。为做好全区贫困劳动力向昆明主城区和省外转移就业工作,在东川农民工集中的昆明、东莞、浏阳等地建立流动党支部和劳务合作基地,跟踪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提升、维权稳岗等服务,将基地建成东川农民工学习之家、民主之家、温暖之家、友谊之家,打造“五型”基地。五种类型是:军事化管理、规范化教育、系统化转化

“四个精准”助力就业。精准制图,建立包村干部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各村为队长,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为副队长,而驻村扶贫队员和就业扶贫队员均为68名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服务队员。采取属地负责、分片负责的方法,精准核对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信息,摸清每个搬迁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做到“查一户、准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人、精准对接”,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加强与区外对口帮扶地区、区属职能部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重点用人单位的沟通对接, 做好岗位需求和就业信息整理,及时发布招聘信息,根据新搬迁劳动力的就业需求特点,收集区域内外的岗位信息,并“面对面”送到搬迁户家中进行选择,做到户均投递政策不低于三次。 同时,做好被转运人员的思想稳定和教育管理工作。精确训练。按照“实用、实用、有效”的原则,围绕搬迁劳动力的就业意向和培训意愿以及区内外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分类制定实名制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以工代训、定岗培训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精准就业,对于已达成就业意向的搬迁人员,就业服务团队将做好面试、体检、入职手续等对接服务。并迅速将其转移到用人单位进行就业,从而有效提高就业援助的成功率。针对部分拆迁户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成员残疾或重病等情况。安排他们在安置小区从事保洁、门卫等农村公共服务岗位,实现在家就业。对于家里需要照顾暂时不能外出的老人和孩子,一方面鼓励区内就业企业有针对性地招聘,通过整合区级各行业、重点工程领域的岗位资源,实现就地就业;一方面,建设扶贫车间,引进加工企业,帮助“家门口”就业。

此外,促进就业回流“五步走”、重点工作考核“红黑榜”、“五批”、“五日工作制”等措施不断出台,东川千方百计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做好就业扶贫工作。据统计,截至2020年4月底,东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5108人(已建卡50232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8735人(已建卡3829人),转移就业率达到92.26%。

"font-size:15px;">未来三年,东川区将按照“近期靠就业、中期靠产业、远期靠教育”的发展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激活就业扶贫的“造血”功能 ,在精准、精细、精心上下功夫,打好就业扶贫“组合拳”,多渠道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昆明信息港 通讯员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