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019女性创业者大会马云演讲,杭州女性创业大会

文字/木书

辣笔和辣椒专栏作家

据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女人。

这不一定是真的,也可能是一个群体。

云。

蚂蚁金服上市我想大家都知道。今天去研究他们的股权账本,发现合伙人名单里出现了好几个女人的名字。

其中,除了彭蕾深度参与了蚂蚁金服的建设外,其他几位女性似乎与蚂蚁金服没有任何关系,但她们的股份比现在阿里的掌门人张勇还要多。

查完这些人的身份,你不得不由衷感叹:马云对待“老人”很勇敢。

彭蕾、戴珊、蒋芳都是和马云一起创业的“十八罗汉”,而佟则是2000年进入的,最初只是作为公司的前台,但现在他在阿里巴巴的27个合伙人名单上。

说实话,和后来阿里出现的很多职业经理人相比,这些经理人无论出身、学历甚至能力都是比较普通的。

但是普通不代表普通。

普通人如何在职业生涯中实现人生反击?我发现它们有几个共同点。

01 看清局势,跟对人

我想你经常会看到一句话:如果你能回到几十年前,你必须去杭州找马云,然后把你所有的财富都投资在他身上。

当然,这只是后知后觉。那时,我们可能甚至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

但是那个时候,真的有一群人没有看到未来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他。

在遇到马云之前,彭蕾是浙江财经大学的一名教师。那个时代的大学老师是那么的体面、稳重,但嫁给孙彤宇后,她毅然辞职,和马云一起创业。马云辞职回杭州后,这群人陪着他回杭州,开始做阿里巴巴。

蒋芳和戴珊都是马云的学生。他们毕业后,马云刚开始创业。出于对老师的信任,他们来到了马云的公司。那时候,阿里巴巴什么都不是。

两个人都是从杂事做起,主要做客服。月薪只有500块,不是吗

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工作都能到十六七个小时,但是两个人都做的兴致勃勃。


最晚来的就是童文红了。


2000年,刚坐完月子的童文红来到阿里,彭蕾给了她一份前台的工作,因为专业能力不够也不懂什么互联网,童文红事业初期很艰难,多次想过要放弃。但是她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员工,都足够细致,所以,彭蕾没放她走,一年后,她就被任命为行政部主管了。


其实你会发现,这四个女人学历都不低。


彭蕾是大学老师,蒋芳和戴珊都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童文红虽然是做前台,但是她是毕业于浙大。


那个年代大学生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她们其实是可以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的,但是她们却选择了一个在九几年就开始谈论“互联网”的“疯子”。


当时,或许很多人觉得她们疯了,但是多年之后,马云用事实证明:是阿里巴巴疯了(疯涨了)。


其实你会发现,每个人的人生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选择不同。


有时觉得制定职业规划其实和选伴侣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归根结底两点:


一是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方能给自己什么。


二是千万不能局限于一时的安逸,而是要将眼光放长远。


彭蕾其实后来提到,她很多时候都是不认同马云的“大饼”的,但是她还是会按照他说的去做。


在我看来,支撑她们坚持下来的,除了对于马云这个人的信任之外,还因为她们真的看到了互联网的大趋势。


倘若要是想安稳度日,那选择一个成熟的类别的工作,一定比开发新赛道要容易的多。但是她们看到了“互联网就是未来的趋势”,所以只要他们做出来了,就是“第一人”。


都说:当所有人都知道某一行赚钱的时候,那证明这行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有时你不得不承认,那些把眼光放到十年后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认清局势,选对人。


或许就是一位“高级打工人”能成功的最先决的条件。




02 做好自身定位




后来看到很多人说:当初这十八罗汉就是命好,遇到马云不离不弃。


但我觉得这个结论有点狭隘,因为倘若一个人真的是干啥啥不行,那他又怎么能在日益庞大的公司中站稳脚跟呢?


仔细研究一下这四个人你会发现,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在互联网技术上她们或许不如很多人,但是她们都像是一块砖,马云把她们搬到哪里,她们就能在哪里“开花”。


彭蕾就不用说了,就职过阿里的人力部、市场部和服务部,后来又被派去”拯救”支付宝,支付宝活了她又被派去新的赛道,去东南亚开拓电商。


她为阿里挑出了一大批核心员工,一手搭建起了阿里的企业文化,又亲手创立了蚂蚁金服。


而蒋芳,最开始只是从打杂做起,而后来她被称为马云的“带刀侍卫”,她对待公司内部腐败团体一点情面都不留,几十位高管说开就开,就连马云也得在她的监管之下。


再说戴珊,分管过销售、市场及人力资源,后来又接手了阿里巴巴B2B业务,她曾说:“公司让我做销售我就做销售,让我做客服我就做客服,我不会想太多,就愿意乐呵呵地做。”


童文红也是一样,她从行政做起,之后又做过集团客服、人力资源,从活动策划到公司装修甚至关心生病员工,她的细心真的做到了极致。之后她又被分派去做菜鸟首席运营官,就是因为她非常善于整合人脉。


其实你会发现,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她们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她们只想做个“高级打工人”。


当公司做大了,你会发现一定会有一些人尤其是高层,欲望会变大。他们会不甘在人下,感觉自己优秀至极,想着出去开疆辟土。


但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创业的。那个制定大方向的人,一定比执行要难。


很多人说打工没出路,但我觉得这四个女人就给了一个最好的答案:


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回归到本质是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当一个人可以像一块砖一样,无论搬到哪里都能做出一番成就时,那他无论是创业还是打工,那都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03




这个世界上能成为老板的人还是少数。


大多数的我们,也都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打工人”。


工作中你会发现:社会真的很现实。


没人关心你多么的努力,大家都是只看结果:你只有切实做出成绩了,才会有人承认你的努力。


如今我们总用打工人来自我调侃,但其实我觉得做个打工人也没什么好自怨自艾。


打工人也有自己的价值。


每一个老板都需要一群打工人。


做一个最高级的打工人,也可以成就老板,也可能比做个老板还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