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项目落地后发展顺利,投产仅用了40多天。目前,为川藏铁路项目提供变电站的第一批订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近日,中电鑫源电气集团位于河北廊坊开发区的车间内隆隆作响,公司负责人齐健正在查看生产进度。
据了解,自2019年下半年进入廊坊开发区以来,中电鑫源电气集团一直以廊坊开发区为战略发展中心。2020年上半年,公司已基本完成内部重组,总部由中电鑫源北京公司正式改制为中电鑫源(廊坊)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部分业务成功转移至廊坊开发区。
廊坊靠近北京和天津。近年来,地方政府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重点打造强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创新链,推动项目和产业在园区集聚,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化发展,培育高质量增长点。
廊坊临空经济区确定了平均每亩投资至少500万元、平均每亩年纳税至少50万元的“硬杠杆”,引进了优质项目。2020年签约落地项目33个,总投资1200亿元,涵盖航空科技创新、生命健康、航空物流、机场高端服务等领域。
在文安县,当地政府利用雄安新区建设的优势,依托“雄安建设、文安服务、雄安R&D、文安制造”的招商理念,深度培育雄安新区产业链,服务雄安新区建设需求。同时,文安县积极培育现代物流、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服务项目,为打造美丽现代安雄提供配套服务。
加快“换鸟笼”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廊坊各园区做好自身挖潜,加快档案提升升级,强化招商引资,完善奖惩机制。系统被迫与要素结合,努力发展土地存量增量和优化配置质量。公园的活力和发展空间得到有效释放。
目前,廊坊市各公园全面强化“平均面积英雄”,控制土地增量,积极盘活存量。在不到4%的土地上,全市14个省级以上园区聚集了80%以上的新项目、90%以上的新兴产业和80%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了全市70%的财政收入和80%的地区生产总值,成为廊坊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此外,廊坊市制定下发《全面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办法》,明确肯定清单和否定清单,建立联席会议、企业走访等“6 1”体制机制。32名市级领导、237名县级领导将服务分包给民营企业,率先当好企业“第一服务员”,在全市1068家重点民营企业实施个性化“管家”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在融资、用地、用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扎实推进开发区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开发区大发展、快发展。”廊坊市委书记何表示,廊坊将通过推进园区“二次创业”,迈出“十四五”规划的第一步。
《人民日报》(第16版,2021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