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5月15日讯(记者见习记者贾玉静)近日,消费者王女士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举报称,她在蓝月亮某网络平台旗舰店购买的洗衣液被发现开业后固化成团。被蓝月亮检测为不合格品;由于王女士购买后并没有第一次使用,在蓝月亮被发现为不合格产品后,她质疑自己购买的问题产品并非来自官方旗舰店。
根据王女士提供的购物记录,她在2019年“双十一”上购买的12斤一套的蓝月亮洗衣液,包含了3斤瓶、1斤袋的薰衣草,促销后这两套的总成本为116.5元。产品质量保证日期为2022年9月。
“自从货物到达后,它一直没有使用过。于当年3月27日打开,发现洗衣液凝固成球,无法倒出袋外。”王女士说,她先后联系了网店客服和蓝月亮消费中心,按照对方要求上传了洗衣袋的照片,将问题产品放在干净的瓶子里,送到蓝月亮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检查内容不符合蓝月亮生产标准要求。然而,蓝月亮不仅拒绝退货,还质疑她没有在官方平台购买商品的问题。
“蓝月亮说我没有给他们寄外包装,也不确定是他们的产品,让我再寄一次。我问他能否从包装袋上确认是否是为公司生产的,客服没有回答。”关于蓝月亮的要求,王女士说她不能理解。“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要送它呢?有必要吗?”
除了袋装洗衣液的问题,王女士还对同批次购买的瓶装洗衣液存在质量问题:“前面倒出来的部分像清水一样,客服让我抖均匀。”
记者在前述网络平台上从蓝月亮旗舰店客服处了解到,该店产品由蓝月亮(中国)有限公司供货,客服表示“产品质量有保障,均为正品”。对此,中国网财经记者致电该公司,蓝月亮回应称已经与平台合作,给予消费者全额退款。
天空调查显示,蓝月亮(中国)有限公司隶属于蓝月亮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蓝月亮(重庆)有限公司、蓝月亮(广州)有限公司、蓝月亮(天津)有限公司等7家全资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蓝月亮诞生于1992年,是国内较早从事家庭清洁生产的专业品牌之一。2003年,蓝月亮洗手液趁着非典疫情,成为洗手液品类的领头羊;2008年,蓝月亮率先推出洗衣液,引领“洗衣市场”从洗衣粉向洗衣液转变。官网显示,蓝月亮洗衣液连续11年市场份额第一,洗手液连续8年市场份额第一。
尽管早年辉煌,中国网财经记者发现,近年来网上消费者对蓝月亮的投诉比比皆是。仅黑猫投诉涉及蓝月亮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就有34起,多为销售假货、虚假发货等。甚至有消费者因使用有质量问题的蓝月亮消毒液导致全身过敏住院。
除了消费者终端的不满,蓝月亮在媒体公开评价中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根据凤凰网科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布的“10种家用洗手液”结果,蓝月亮抗菌洗手液的杀菌率在90%以上,但主要抑菌成分为水杨酸。
据报道,水杨酸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和致敏性。根据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版),除洗发水外,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中不得使用水杨酸。PH值方面,蓝月亮洗手液测试结果为3.93,不符合4.0 ~ 10.0的国家标准,使用后一般不够清爽,有明显的黏腻感。所以蓝月亮抗菌洗手液不推荐使用。
对于上述媒体评价结果,蓝月亮认为该报道不具有权威性。“蓝月亮抗菌洗手液作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经典产品,多年来在日常销售中经过多家权威机构检测,没有出现任何产品质量问题。”此外,蓝月亮强调,抗菌洗手液属于洗发水产品,可用于三岁以下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