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引导金融体系惠及实体经济,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今年两会提到的重点金融任务之一。同时,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仅关系到企业家和创业者,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就业和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上海坚持深化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模式和产品创新,完善国家、市、区三级联动的协同推进机制和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发挥政府融资担保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和乘数放大效应。通过政府和银行的努力,金融机构不仅可以找到这些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还可以分散和分担风险,让金融资源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有效支持和促进了上海经济的稳定、复苏和向上改善。
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以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更强的精准性对冲全球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建行上海分行紧跟上海市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融资担保中心”)创新步伐,积极参与“创业担保贷款”, “批量担保贷款”“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累计投入担保基金产品近50亿元,惠及客户1200余户,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
“创业担保贷”以创业促就业
上海多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包括法人陈亮在内的5支R&D团队均毕业于国外名校、985、211高校,核心成员中75%以上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他们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有丰富的互联网企业工作经验。
“我公司受虹口区科委邀请,在团队内部孵化多宇科技,主要服务于高校、政府机关、企业的高端技术研发。研发项目涵盖人机交互系统、内部管理系统、大数据和金融业务模拟系统,如机器学习、区块链、网络爬虫和量化交易。”谈起他的公司,陈亮充满了自豪。“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是一家典型的初创企业。由于我们交易对手的特殊性,我们的应收账款期限长,我们按比例回款,造成了公司的流动性。人员流动不顺畅,公司高级技师多,工资水平比较高。我们很快就遇到了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但多宇的技术合作客户虽然有政府背景,业务可靠,在行业内有很大的竞争力,但公司资产相对较少,负债较高,营业收入低且不稳定,甚至由于合同约定,企业可能一整季度都没有收入,这样的小微企业过去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面对公司的资金压力,陈亮选择向虹口区就业促进中心求助。令他惊讶的是,对于多宇科技这样的初创科技企业,建行与政府合作,创新推出了一种新的贷款类型“创业机构担保贷款”。在就业促进中心的推荐下,建行虹口同心路支行作为多宇科技的基础开户银行,立即联系客户,安排上门洽谈。陈亮展示了企业的主要沙盘项目。该系统具有多点同时触控操作、GPS定位精度高等特点,技术流程走在行业前列。实地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资金结算周期、研发情况等后。立即启动“创业机构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市政府敦促该中心,2004年
据了解,为支持本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改善本市创业环境,吸引高素质创业人才,帮助本市企业家解决融资困难,上海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制定了《上海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创业组织创业担保贷款”是市金融担保中心与市促进中心联合银行根据《办法》要求联合推出的新型贷款产品。适用对象为在本市注册经营的小微企业,吸纳本市注册职工就业比例不低于15%(从业人员100人以上的企业吸纳本市注册职工就业比例不低于8%)。根据政府文件,办理该产品的借款企业免交担保费,单户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300万元,贷款期限以一年为主。市融资担保中心按照与建行签订的担保合同中约定的贷款本金90%的担保比例和担保方式,为单一借款企业的单一“启动机构启动担保贷款”提供担保。
“一方面,借助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解决双创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与城市层面金融、人文社会等政府部门合作,联动“企业家港湾”服务品牌,持续提升建行普惠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建行工作人员表示,“其实我们发放这类贷款的时候,发现我们提供的资金能够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有效促进当地就业。这是值得和有意义的。”
“批次担保贷”先放款后备
案提效率通过搭建“政府+担保+银行”政策性融资服务联动平台,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和财政资金杠杆撬动放大效应,市融资担保中心对特定批次额度内的项目实行“银行先审批放款,担保中心后备案担保”的新模式,相比过去“银行先审批,担保中心再审批”的老模式,流程更为便捷,大大提升了企业融资获得效率。批次担保贷额度最高1000万元,同时,采取优惠贷款定价,对于政府“白名单”内企业,年化利率不高于3.65%。
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建行上海市分行第一时间制定产品政策,并组织下辖区支行积极对接区财政,成为产品合作银行。目前,建行已有8家支行与所在区政府建立了“批次担保贷”合作。
在较早启动“批次担保贷”业务的闵行区,建行在闵行区“创园贷—批次担保”发布会上,与市融资担保中心、闵行区财政局签署了首期业务合作三方协议。今年1月以来,在闵行区内已发放“创园贷”近5亿元。
上海嘉柏利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批次担保贷”的受益企业之一。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防护穿戴装备,洁净区智能人员管理和门禁系统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制药、生物、电子、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新冠疫情期间,公司对口生产供应新冠防疫物资医用护目镜和隔离服,并取得一级医疗器械证书,欧盟CE证书,并拥有27项专利。
今年3月,公司需要一笔流动资金来进一步扩大产能。在政府的推荐下,建行立即进行对接,并推荐其办理“创园贷”,仅仅两周时间,就完成了500万元贷款的申报审批放款工作。此次贷款投放不仅保证企业日常运转,并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农业担保贷”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早在2018年,伴随着普惠金融战略的全面启动,建行上海市分行结合市政府、总分行相关制度,与市融资担保中心创新推出“农业担保贷”,信用额度最高500万元。2020年,为发挥农业信贷担保资金和农业专项资金的联动作用,在“农业担保贷”基础上,市融资担保中心与建行上海市分行签署《“农信保”专项产品合作备忘录》,最高信用额度提升至1000万元。“农信保”支持对象主要为近三年获得过国家和本市农业产业类专项资金支持的本市农业经营主体,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发展基金、农田建设基金、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兴农专项资金等。
上海日鑫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位于上海市生态净土——崇明岛的国家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社。拥有800余亩蔬菜大棚,所处的港沿镇富强村,靠近崇明港沿公路和联乡公路,距陈海公路5公里,距隧桥入口处15公里,交通运输方便。周边农户以种植水稻、果树、蔬菜、养殖于一体的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经济收入高,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该基地土地肥沃、灌排通畅,劳运力资源丰富,适合于绿叶蔬菜这一精耕细作蔬菜品种的稳步发展。日鑫从2018年与建行开始合作,2018年第一笔200万元“农业担保贷”投放以后,在一年内快速开拓了盒马鲜生、美菜、叮咚送菜等新销售渠道,销售收入从500余万元跃增至1000余万元。
随着订单量攀升,企业也有了新的流动资金需求。了解到情况后,建行结合客户实际情况迅速为其增加了100万元“农业担保贷”,为农企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疫情期间,市场蔬菜供不应求,日鑫在特殊时期发挥了其自身的供销及配送能力,部分保障了市场蔬菜稳定、平价供应。然而,疫情影响外加日鑫当年自筹新建了200余亩大棚,导致到期贷款还款压力增加。建行客户经理小宋通过和企业主深入交流后决定为期到期贷款进行无还本续贷,放款当天企业主许总感叹道:“还是建行的政策好,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以援手,真是雪中送炭。”
如今,日鑫营业收入已突破2000万元,企业对流动资金需求再次增加。今年4月贷款即将到期,小宋在贷后走访期间了解到客户获得了一项667万元的“蔬菜智能化流水线建造及冷链系统升级建设项目”,于是企业又在建行办理新增180万元“农信保”流动资金贷款。贷款投放后许总再次感叹:“建行真是太能吸粉了,我们日鑫现在所有的业务都在你们建行,我真是忍不住要向同行推荐,要贷款找建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银行深入发展普惠金融战略的重要抓手。在上海,建立和完善都市农业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既是推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常态下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