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是来给房地产公司洗地的,而是通过一些社会数据和现象来推测2021年的房价走势。
在谈论2021年的房价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2020年的房价走势。东莞以47%的增幅排名第一,深圳以34%的增幅排名第二。其中,深圳二手房成交均价接近8.8万元/平方米,居mainland China第一。
看到东莞和深圳的房价涨幅这么大,我们很容易认为一些大城市的房价都在上涨,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苏州、青岛、郑州、桂林、洛阳等二三线城市房价同比下降。
可以看出,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开始分化,未来很可能还会上涨。这也意味着在一些集中的地区,房价会越来越高,而低一些的城市房价会越来越低。
这里我们说房价可能上涨,主要是指深圳、杭州、东莞等一二线城市,而不是所有城市。
1
社会上的资金太多
众所周知,房价水平与供求关系密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什么中国的房价会一起上涨?主要原因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快,大量农民工在城市买房,变成了城市户口。
人口的大量涌入造成了各个城市的供应短缺,从而导致了房价的普遍上涨。
但是为什么现在房价开始选择性上涨了呢?因为房子供大于求。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足够39亿人居住的房子,供过于求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这里所说的供大于求只是一个整体概念,不是局部概念。
因为在赚钱效应很大的深圳、杭州等新兴城市,还在吸引大量年轻人去那里掘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
另外,这个社会存在货币过度的现象,大量现金无处可去。
前段时间,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谈及房价调控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说,在很多地方,房价上涨后开始受到限制。千万不要限制房价,因为2020年3月底中国的M2高达208.09万亿,是GDP的2.1倍,而美国是0.9倍。央行发了这么多钱,如果不去房地产,会不会去猪肉大葱?
潘石屹写完这段话后,再次被网友骂。因为潘石屹的说法是针对网友的,人们会下意识的反对他,根本不会去思考对错。
潘石屹的主要意思是,市场上的东西要尽可能让它回归市场。一旦过度干扰其正常经济运行,可能会在其他地方造成难以想象的泡沫。
事实上,我们可以回头看看那些限购的城市。大多数房价很难下跌,甚至再次上涨。以深圳为例,买房的需求很高,但真正买房但不符合要求的人还是会通过各种渠道买房,最终让一些中间商赚到更多的钱,加速房价的上涨。
2
;">通胀还在继续就在潘石屹说过这段话之后,我们的菜价还真是涨了一波,但是菜市场的容量毕竟只有万亿,而M2有超过200万亿,菜市场的体量无法与M2相媲美。
不管怎样吧,在猪肉和菜价齐飞的2020年,我国的CPI上涨了2.5%。假如我们2019年年底拥有100元,而到了2020年年末,购买力就相当于一年前的97.5元,贬值速度肉眼可见。

在持续进行的通胀面前,我们该如何保证我们的资产保值增值,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除了房地产外,还有股市可以容纳如此巨大的资金量。关注股市的人也知道,股市去年虽然指数并没有涨太多,但是很多股票都是成倍上涨,这也让一部分股民颇为满意。
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将2020年的牛市称为“改革牛”,因为这轮牛市非常奇怪,并没有出现真正的普涨现象,机构集中抱团白马股和龙头股,这意味着只有其中一部分股价在上涨,还有很大一部分股价可能出现了下跌。

随着机构的持续抱团,很多白马的估值已经超过人们的理解范围,比如说:比亚迪市值达到了6000亿,而市盈率突破了100倍;海天味业市值在7000亿左右浮动,市盈率也突破了100倍;宁德时代市值突破了8000亿元,而市盈率则接近200倍。
看看这些所谓的龙头股估值,这都是牛市巅峰才有的现象。正因为此,不少基金经理开始担心这些龙头股的未来。一旦出现下跌,就可能发生“踩踏”,股价断崖式下跌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出于对股市未来的担心,这么大的一笔资金最终会流向哪里呢?
房地产依然会是很多人的选择之一,只是地段将会是买房考虑的第一因素。如果买房的地段不好,再便宜的房价也不能购买。
因为对于那些人口流出型城市,那些人口无法支撑当前高企的房价,下跌是它唯一的出路。反观那些人人都看好的城市和地段,房价很难出现下跌,因为稀有性决定了它的价值。
因此,2021年,部分城市的房价还可能上涨!

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