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来看,美国、德国、英国、韩国、日本等世界经济强国也是化工强国,其化学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工业增加值的18%、11%、10%、7%和9%左右。化工作为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宗化工原料品种较为齐全,产量和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对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十分明显。2019年中国化工营业收入6.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全年利润总额3978.4亿元。但从发展质量来看,精细化程度低、附加值低的缺点依然明显存在。在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的当下,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不仅是解决化工产业低端过剩、高端匮乏等问题的科学途径,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客观需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机遇,科学应对挑战,做好二次创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系统谋划“十四五”期间精细化工发展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双循环格局下需要研究突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