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专家热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不能把创业教育等同商业创业
如何精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近日,在中英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就业研讨会上,中英代表就各自大学的做法进行了讨论。
英国大学怎样做?
“谈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着眼于大学,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应该放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考虑。创业就像一个生态系统,学校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做出贡献并从中受益。”爱丁堡大学商学院创业与创新终身教授理查德t哈里森(Richard t Harrison)表示,生态系统实际上让创新和创业活动更加有效。
爱丁堡创业生态系统被认为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创业生态系统之一。在哈里森看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起着核心作用,不仅提供创新创业教育,还充当桥梁,通过建立网络整合各种相关资源。"将学术研究与商业活动联系起来是非常重要的."哈里森以爱丁堡大学对学生创业的支持为例,表示学校有很多全职员工帮助学生发展想法,同时与其他机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参与一些创办公司的活动,还有孵化器和技术转移中心,对生态系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英国,创业教育已经开展了20多年。考文垂大学国际转型与创业中心副主任、小企业与创业研究院院长保罗琼斯教授表示:“大学要提供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也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离不开资金支持和孵化。机制的支持。”琼斯认为,大学要想从事创业教育,需要从战略规划的角度考虑。
创业生态如何建?
与会者很容易发现,中英两国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方面有很多共同点。如何打造创业生态系统,如何实现系统内良性互动,也是两国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认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有四个层次:一是高校、政府、产业之间的合作;第二,大学内部不同机构、部门和课程之间的关系;此外,它还涉及到不同大学之间的合作和国际合作。
“在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方面,政府做了很大的推动,国家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形成,支持力度和推进速度前所未有。这就像修公路,但如何让教师、学生和企业家携手跑,也是政府考虑的问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徐小周教授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统筹规划,形成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
在创业生态系统中,企业潜力巨大,那么如何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呢?哈里森认为,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建立与社会的沟通机制,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也可以建立联合实验室,进行人员交流。校企合作在研究和创业方面潜力巨大。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经验是调动学生,学生可以先组建跨学科团队,带动更多教师参与。当很多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促进了各个部门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清华大学创新创业委员会委员傅志勇博士说。
创业能力怎评价?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非传统课程,具有创新性,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如何评价这种学习要有明确的标准,这是目前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哈里森说执行的目标是什么
在徐小周看来,创业教育不能等同于商业创业。大学的任务不能只是教学生如何赚钱。不能说经济价值多,社会教育价值少。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转变观念,在终身创业教育、全民创业教育和全球创业教育体系下看待中国的创业教育。对于高校来说,核心是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
“人们常说,没有必要教创业,因为有些创业者很早就辍学了。但是,我们需要证明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有效性。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都要评价创业教育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琼斯指出,创新和创业教育应该有助于特定群体,如提高就业技能或创造就业机会。
关于创新创业的评价,琼斯认为创业教育是一门具有挑战性和体验性的课程,评价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能力。
“评估创新创业能力非常具有挑战性。目前,清华大学正在与10所高校合作,探索建立应用创新方法的教学评价平台,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傅志勇说。(记者万余峰)
《中国教育报》 2016年4月15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