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义乌外发手工活联络处 义乌外加工手工活

本报讯(记者蒋孝先通讯员毛家红)花桥乡寨西村地处西部山区,村里有370多名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近年来,为了突破发展困境,花桥县寨西村党支部书记沈到村里摸真相、调研。沈结合村里老人多的实际情况,想到了在义乌找体力活,让村里的老人都能挣钱,让留守老人“老有所养”。

沈来到义乌。经过走访和了解,沈发现来料加工很合适。村民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带着工作在家工作。他们不需要投资,不需要照顾家庭,不出门就能挣钱。

沈找到村民谢,他们主动联系义乌商会。刚开始,他们一天至少走访8家企业,看到几十种用进口材料加工的产品,但只拿到一批小订单。由于交货及时,加工质量好,下寨溪加工点赢得了义乌及周边地区众多厂家的信赖,不少企业主动上门,建立了业务关系。为了消除加工品的“淡季”,沈还找到了花桥妇联的工作人员求助。在花桥镇政府的帮助下,下寨溪村形成了“共享订单、抱团办理”的运作模式。“一家券商平均与5家上游厂商合作。大家联手之后,有100多家公司的资源。”沈对说道。

加工产品种类和数量丰富,家里的村民都来加工点打工,所以之前的空间变得不足。来料加工代理商谢立即找到沈反映问题。沈想在加工点附近的农户家里租几套房子,但加工点开工不久,现金流困难。沈没有气馁。他既感性又理智。他连续几个晚上在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帮助讨论房租问题,让村民感到安心。考虑到长远发展,沈召集村“两委”干部集思广益。如何让更多的村民在更好的环境中赚钱?经过一番讨论,村里的“两委”决定腾出公房区,升级为加工材料的聚集区。今年年初,下寨溪加工场已从一个只能容纳五六人的50平方米小作坊,成长为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近650平方米加工场。

今年年初,下寨溪加工点向村民支付了近20万元,加工金额高达百万元,真正实现了“家门口”赚钱。如今,下寨西村来料加工越来越红火,村里闲置劳动力少了,因父母短缺引发的矛盾纠纷少了,“守株待兔”的思想少了,靠老实劳动改善生活的正能量多了,邻里乡风更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