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万能险结算利率普遍下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步上升。各家保险公司在银行推出的银行保险产品,普遍强化了“保单质押贷款”的功能,增强产品的流动性。
日前,记者在《证券日报》走访银行网点获得的多家保险公司产品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保险公司银行保险渠道的大部分产品都具备了“保单质押贷款”功能。在贷款比例方面,大部分产品可以贷出保单现金价值的80%;利息方面,多数保险公司半年期贷款利率在5.5%左右波动,最高6.5%,最低3.1%。
某银行某省分行银保业务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该分行已对开业期间销售的银保产品进行了6轮测绘,测绘信息包括质押贷款的利息、贷款比例、还款期限等。随着保险产品回归保障,通过保单质押增强产品流动性成为近期保险产品宣传的一大亮点。
半年还款利息
最高达6.5
保单质押贷款是被保险人将所持有的保单直接抵押给保险公司,按照保单现金价值的一定比例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具有违约风险低、收益相对较高、现金流稳定的优势。
对于财务上需要短期营运资金的投保人,保单质押贷款不仅可以帮助解决投保人的短期财务问题,还可以继续维持保险合同的效力,并根据合同获得保险保障。
今年年初,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复苏,保险公司更加重视政策性贷款的功能,加强宣传,增强流动性。《证券日报》记者获得的7家寿险公司的20款银保产品数据显示,可出借70%保单现金的产品有4款,其中一款可出借72%,其余可出借80%。
从已引起投保人关注的贷款利率来看,多数贷款利率为5.5%,最高可达6.5%,最低可达3.1%。《证券日报》记者发现,6.5%的贷款利息是万能保险产品,年化收益率为4.5%,约为保单贷款现金价值的70%。目前在银保渠道、网银、手机银行柜台销售。
根据各保险公司在官网发布的数据,各保险公司保单贷款利率均在5.5%左右徘徊。例如,根据中国人寿近日发布的《关于保单服务相关利率的公告》,自2018年12月30日起,公司政策性贷款基准年利率为5.5%。北大方正人寿还宣布,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止,保单贷款及未缴保险费的利息按年利率5%计算。此外,中国人寿宣布,自今年1月1日起,政策性贷款(含自动贷款)年利率为6%。
从保单贷款的贷款期限来看,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的贷款期限为6个月,可以续保。如果贷款没有偿还,大多数保险公司会在新贷款中包含利息。
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官网销售的安邦人寿“安邦乐盈养老保险(万能)条款”中提到,在本主保险合同有效期内,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经我公司审核通过后,被保险人可申请保单质押贷款。贷款金额不超过申请时主保险合同保单账户价值扣除各种欠款后余额的80%,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贷款利率在贷款协议中载明,计息方式为日复利。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将在贷款到期时偿还。到期未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所欠贷款本息作为新的贷款本金承担利息。
保单质押贷款
也要防止风险
在“保险姓氏保险”监管和各保险公司推广长期保证产品的背景下
r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保单质押的快速发展,一些未被投保人注意到的风险也需要引起警惕。比如,绝大多数保险合同载明,若借款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当贷款本息积累到退保现金价值时,保险公司有权终止保险合同效力。也就是说,若借款人逾期,则有可能造成保单失效。
除上述风险之外,近期监管层也多次发布风险提示。例如,近期深圳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保单质押贷款业务的消费提示》称,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保险消费者保单信息、银行账户密码及电子证书利用保单质押贷款进行诈骗,这些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保险市场秩序,造成了恶劣影响。深圳银保监局提示投保人,在办理保单质押贷款业务时,应该注意防范以下几大风险:
一是根据自身实际资金需求谨慎选择质押贷款业务,质押贷款业务需要支付利息,而且有可能对自己保单的保障权益产生潜在影响。
二是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无论是通过柜面渠道还是电子化渠道办理质押贷款业务,都应该认真确认自己的权利义务,切不可在未看清条款的情况下草率签字或点击“确认”。
三是通过电子化渠道办理保单质押贷款业务时要注意保护信息安全,防止账户密码和电子证书被窃取盗用。如果没有贷款的业务需求,就不要开通账户的相应权限。
四是办理保单质押贷款业务后要注意做好资金规划,及时按合同约定归还贷款本息,避免对自己保单的保障权益造成不利影响。
实际上,就在深圳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之前,银保监会也提醒投保人:发现非保险机构工作人员通常会以“保单分红”、“保单升级”、“赠送礼品”、“售后服务”等名义联系保险消费者,在取得消费者信任后,贬低消费者已购买的保险产品价值,诱导办理退保或保单质押,转投其推荐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此行为很可能涉嫌诈骗或非法集资。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谨慎办理退保或保单质押。不要受所谓的“高额回报”蒙蔽,不与所谓的“代理人”签订私下协议,不轻易将所持保单、个人身份证件等出示或委托他人,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退保”或“被理财”。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