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投资一般分为哪四类 投资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节后市场主题股持续活跃,主题投资来到市场舞台中央。昨日两市大涨,上证综指收跌0.34%,深成指收跌0.26%,创业板指数收涨0.30%。除了市场涨跌,所有题材板块也经历了涨跌互现的局面。近日,热点有机发光二极管概念指数收跌0.97%,粤港澳大湾区指数收跌2.32%。

对于市场的涨跌,分析人士表示,整体来看,市场在覆盖上方缺口后出现波动,说明2800点存在一定压力,短期市场需要休整,消化赚钱市场,节约能源。但在外资持续流入、内资集体周转、热钱全面活跃的背景下,市场中线走势大有可为,股市上涨格局得到印证。

主题概念退烧

昨天,这两个城市涨跌互现。在两市大涨的过程中,不少近期活跃的概念板块大幅飙升,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概念板块。昨日,有机发光二极管指数盘中上涨2.30%,收盘下跌0.97%。粤港澳大湾区指数开盘跌逾1%,盘中跌幅收窄至0.24%,收盘跌2.32%。5G指数一度上涨5.55%,收盘上涨2.38%。

从昨天的行情来看,主题投资热度有所降温,不少概念板块经历了涨退现象。Wind概念板块中,养鸡业、养猪业、创业板、创投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48%、3.31%、2.87%、2.50%;下跌概念中,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省的国有资产指数和新零售指数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32%、1.95%和1.21%。

从概念板块的涨跌可以看出,5G、有机发光二极管、农业板块依然有热度,而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板块仅在2月19日明显上涨,但近两个交易日开始下跌。不同的主题投资在市场上受到不同的对待。

对于市场前景,AVIC证券表示,新科技主题需要政策的催化,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外部因素对资本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新科技市场是未来方向,但仍有望及时等待。市场阶段性反弹后,可能会反复,后续市场有望以震荡为主。如果国内稳增长政策能够有效提振盈利预期,市场有望在蓄势待发后走出底部。

主题投资四种类型

从节后市场活跃的主题投资来看,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到5G,从农业板块到粤港澳大湾区,不同主题投资的市场表现和活跃程度是不同的。

分析人士表示,主题投资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四类刺激事件:政策规划事件、技术创新事件、意外因素事件和价格驱动事件。

就市场表现而言,有机发光二极管指数在假期后开始大幅上涨。截至周四,有机发光二极管指数上周上涨23.77%,本周上涨4.59%。该板块多只个股上周上演跌停,本周开始出现一定分化,但仍有活跃迹象。从该板块代表性个股来看,BOE A上周上涨36.64%,本周上涨4.75%,而深天马A上周上涨42.63%,本周上涨26.45%。经过一周的持续活跃,典型股票在第二周继续活跃,并给了他们上车的机会。

纵观创投概念股,2018年11月5日科创板提出后,创投板块经历了集体跌停,其中龙头股市北高辛连续12个交易日跌停。第一波行情过后,随着科创板的不断推进,风险投资概念股愈发光芒四射,风险投资市场不时卷土重来。昨日创投板块再度活跃,盘中涨幅超6%,收盘涨幅2.50%。在这个领域,华工赛格有一份日报

与科创板的投资类似,粤港澳大湾区也有市场,粤港澳大湾区在政策推动上也有自己的表现。只是因为预期的持续维持,潜在的市场也是巨大的。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出后,粤港澳大湾区2月19日上演高低行情,成交量明显放大,最近两个交易日持续下跌。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大湾区规划进程的不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仍将时有表现。

可见5G有性能,也有OL

ED概念板块的近期活跃即是技术创新带来的主题投资,而粤港澳大湾区、科创板带来的主题投资机会则属于政策规划事件。


三要素把握主题投资


分析人士表示,强大的主题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第一,自上而下推动的意愿非常明确,政策支持力度强,推动的同时市场反应迅速;第二,主题的想象空间大,行业天花板暂时看不到,主题与上市公司之间有清晰的受益逻辑,市场空间大;第三,政策或者事件催化剂密集,历史上多次出现炒作。


同时一位资深投资人士对记者表示,主题投资在牛市非常适合,能够形成强板块效应,并且具有持续性非常强、涨幅大等特点,一波上涨后稍作休整会走出第二波、第三波上涨,是在牛市投资的较佳投资策略。


对于主题投资的逻辑,分析人士表示,主题投资是基于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在牛市的氛围下主题投资热点持续性会比较强,涨幅大。在熊市的氛围下,市场恐惧心理较强,主题投资持续性较差,所以如果在熊市应该把收益预期不要定太高,以免坐过山车。在熊市中当不能在第一时间低位买入时,后期尽量不要去追高。同时,投资永远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在参与主题投资时,尽量选择未来业绩高速增长确定性大的事件和公司去参与。尤其在熊市要尽量选择业绩预期确定性高的去做,这样可以避免在熊市的悲观气氛下,事件发展到后期时,业绩不及预期,而导致股价重创下跌。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