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网讯60%以上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感兴趣,二线城市是大学生有意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区;资金不足是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主要困难;相关扶持政策是大学生对政府扶持的主要需求。全球化智库(CCG)近日在京发布《2017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通过对国内数百所高校的调研,探索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问题和需求。
报告对100所高校(包括重点大学、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2797名学生(包括高职高专学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
从调查样本来看,24.56%的人对创新创业感兴趣,40.58%的人对创新创业感兴趣,合计为65.14%。其中,工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最显著,其次是经济、法律、艺术和医学专业的学生。
报告显示,与经济收入相比,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更注重自身成长和自我价值,创业团队和个人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更喜欢在大学阶段尝试创新创业,有1/5的大学生打算在大三开始创新创业;只有3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基本符合创新创业的需要。“二线城市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区,高科技产业最受青睐。”在创新创业地区的选择上,49.62%的大学生选择二线城市作为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区,超过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比例(32.46%)。面对一线城市人口持续增加、生活经营成本高、交通拥堵严重等大城市病,以及二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潜在优势,大学生选择二线城市进行创新创业的比例逐渐上升并超过一线城市。三线城市也正在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向区域,有意向选择三线城市的比例为14.8%。
从创新创业的选择来看,有40.51%的大学生有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熟悉的行业和领域结合自己专业的比例分别为18.84%和13.66%。另有13.37%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创业资金少、容易开放、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12.91%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当今热门方向,如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行业(模式)选择具有多元化特征。在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行业(模式)中,大学生最青睐的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占比24.35%;意向选择开店创业的比例为21.27%;打算在电商和微信业务创业的人排名第三,比例为15.27%。
大学生认为资金不足是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占61.37%。申请学校和政府的资金支持是大学生考虑创新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分别占20.94%和19.93%;选择贷款给银行的比例排名第三,为17.32%;选择吸引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的比例为13.51%;选择家庭支持和个人储蓄的比例较小,分别为9.28%和8.76%;此外,少数大学生选择向亲友借钱、集资等方式。
《CCG报告》指出,目前高校支持创新创业的资金能力相对较小;在政府层面,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相对有限,
超过80%的大学生表达了对创新创业支持服务的理解,对高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支持服务评价一般。不到3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好的配套服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理想;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人很少(14.9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不足(12.86%)、创新创业课程缺乏(11.17%)是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受访学生表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理论课太多、实践指导不足、创业课程不计入学分、缺乏专业创业教师或教授缺乏实践经验、缺乏专业创业服务指导、创业实践活动不足或流于形式、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和孵化支持不足、创新创业导师不足等。
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是大学生对政府扶持的主要需求;对于白手起家的大学生来说,对创新创业配套服务的需求相对全面,提供资金支持和创新创业辅导课程是主要需求。56.54%的大学生表示,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是主要方面,选择项目/技术支持的比例位居第二,达到18.14%;融资渠道开放度排名第三,占比9.68%;此外,少数学生表示,政府可以为创业提供财政补贴(6.54%),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4.68%)。在高校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学生对创新创业支持服务的需求以支持资金为主,占43.05%;二是创业教育,包括优质创新创业系列课程(22.28%)、企业家和企业家讲座(13.04%)等。此外,有大学生表示,高校可以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所需的场所,鼓励产学研项目转化,提供项目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