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温暖,春风缓慢。早春时节,江苏新曹农场有限公司处处春意盎然。目前,农户正忙着在1.6万亩大棚内移栽西瓜苗,新草已成为江苏大棚最大的西瓜种植核心区。与此同时,林业工人正在集中种植、移植和销售各种高档苗木。“生长不到5年,胸径15厘米的东方杉,售价470元。今年,它已经销售了2200多棵树,获利105万元。去年,它卖出了21510株幼苗,获利300多万元。”技术员贺说。
在新草,有苗木、瓜类、花卉、水产养殖等。曾经沦为“附属产业”的,正在成为新草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绿色产业”,成为富工的“富民产业”,成为全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龙产业”……这恰恰是新草在新体制下打出的“绿色转型”和“最强音”。
近年来,新草以建设“强、优、富、美”新农场为目标,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业工人增收、农场增效,农业效益连年攀升。2020年,新草农业经济利润首次突破1亿元,连续三年年均增速44%,位居江苏农民前列。
新曹人追求绿色发展有着深刻而现实的动机。当时江苏农垦实行农业资源整合,新草面临着如何少人多地转型发展的选择。经过调查规划和科学决策,他们决心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突出“林苗、瓜类、花鸟”主导产业,挖掘绿色经济效益。
“我们坚持保护生态与绿色发展并重,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丰富绿色发展新内涵,努力提升绿色转型为新草特色经济。”新草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国强铿锵有力地说。
以前只知道意大利杨树林,没有一亩苗。如今,这里有近4000亩苗木基地、11000多亩森林基地、20多种珍贵树种、15个畅销品种和40万株大田苗木。由于精准细致的管护,道路两侧、乡村两侧、苗木基地一一相连,林木种苗品种数不胜数。田野在林网中,运河在林带中,树木在绿中,家园在园中,让人有“踏入森林”的感觉。
“一朵花”是千亩芬芳。他们在大马士革创办玫瑰园三年,连年亩产全国最高。从玫瑰种植、管护、采花加工到高端化妆品应用,去年玫瑰系列产品全部售罄。8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0多万元,利润100多万元,每亩净利近4000元。
绿色发展成为新草新的“名片”,积极融入当地“一片森林”的项目不断推进。道路绿化工程、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都成为盐城市的典范。新草还不断壮大林业经济,发展林木种苗、林果、林套、林棚等项目,在绿色产业发展中打出“组合拳”。
随着模式的转变,过去的“依附型产业”变成了“富裕型产业”。农业资源整合后,该农场3000名员工面临转岗。这成了农场党委一位同事日夜思考的“选择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转变发展方式,拓展林下发展空间。该场以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示范带动,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让员工找到致富门路。近年来,“一鸡”“一蛋”的培育
农场为改变过去陈旧的养殖模式和条件,创新思路,创造条件,实行从规划、环保、准入、供电供水到防疫指导、家禽粪便处理的全程管理服务。
“去年下半年,鸡蛋市场好转,员工养殖技术管理到位。产蛋率保持在98%以上。一个标准盒的商品鸡蛋售价高达130元。每天有5000多箱鸡蛋运往全国各地,养殖效益稳步提升。”养殖和预防中心负责人说。去年仅“一个鸡蛋”就产生了1.4亿元的营业收入,过去的“依附产业”如今已经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龙头向产业链延伸。这个农场的一批党委委员深知,乡村振兴和农场转型发展不仅要让工人致富,还需要“龙头”产业支撑农场经济发展。他们坚持“人各有特色”的思想,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打造农业“升级版”。
新草9万多亩沙质碱性耕地,既适合高产常规农业,又适合高效农业种植。如何提高耕地产出效益成为管理团队的重中之重。他们充分发挥大空间和良好的耕地资源区位优势,发展温室设施农业,从五年前的500
0多亩扩大到如今的1.6万亩,形成高效农业与常规农业水旱轮作良性循环。为了便于轮作耕种,他们把“通电、通水、通路”超前全场实施全覆盖。在曙光分场12大队北匡田,职工冯海宝夫妇正忙着大棚移栽西瓜苗。“我从场直单位下岗已经种大棚20年了,今年承租了40亩西瓜地,亩租金2000多元,由于农场配套设施到位、服务好,我们的收入也可观。说实话,承包西瓜田,越种心越甜。”50岁出头的冯海宝腼腆地说。
今年新曹种植大棚西瓜的农户有462户,带动职工及周边农民近3000人就地就业致富。
新曹把发展大马士革玫瑰花项目打造成“种加销”特色产业链,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运行,实现了造林、造景、造产业、创效益。现在,自行加工的“新曹”牌玫瑰精油、纯露、润颜保湿精华水、多效修护面膜等系列化妆品与上海某日用化妆品公司合作,正式进入终端消费市场,在第54届广州国际美容产品博览会上深受消费者青睐。去年10月26日,以色列客商专程到新曹对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加工过程实地考察,赞叹不已。
去年,该场又与美国泰森公司合作创建现代化肉鸡养殖项目,可年出栏200万只,年创利税突破500万元。
绿色转型一片林、一只鸡、一枚蛋、一朵花、一根丝……一个个带着“农”字头的产业效益一路飘红。“这是我们迈出绿色转型的第一步,根本在于提质增效。如东方杉林里套种中山杉,生长不到5年销售,亩净利润达4275元;玫瑰园纯鲜花销售,亩净效益达3600元以上,深加工成化妆品效益更可观。这就是我们追求的从农业到产业升级的龙业。”陈国强说。
新年伊始,他们就积极规划融入紧邻新曹的沪苏合作的(东台)“康养小镇”700亿元项目,构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康养度假等极具活力的新业态、新格局。对于新年开新局、起好步,陈国强满怀信心地说:“农场要富强,产业做支柱;产业要发展,融合是关键。新曹坚持做好‘农’字文章,除了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外,更要在林地、隙地上大力推进绿色转型,实现土地空间效益最大化,走出一条一产向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的融合路径,奏响绿色转型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