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深闺 甘肃这些极美湖泊不可错过
湖泊是水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其美丽、宁静、迷人、迷人的自然风光而受到游客的青睐。中国有许多著名的湖泊,如洞庭湖和云雾缭绕的云梦谷,围困了岳阳市。千顷千气象的太湖.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甘肃有很多湖泊。虽然他们是在闺房里长大的,但风景很美。本期《旅游周刊》将带您走进甘肃,欣赏美丽的湖泊。
文县天池:甘肃版纳
图片由文县天池陇南文化旅游局提供
陇南文县位于秦巴山区,是甘肃省的南大门。它位于甘肃、四川和陕西三省的交界处。它有“甘肃西双版纳”的美誉,因为它的北部风景壮丽,南疆风景优美。文县天池景区是甘肃独具特色的著名景区,集山川湖泊、动植物资源、火山地震遗迹、民族风情于一体。距世界著名风景区九寨沟164公里,距武都万象洞100公里。
从天池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出发,沿着汤漾河进入峡谷,穿过广袤的森林,登上海拔1600米的天威山,宛如一座璀璨的蓝宝石天池。站在观景台上,我第一眼就惊呆了。天池静如美人,群山环抱,远处雪山若隐若现,两岸树木倒映在湖中,风景如画。
“天池有9个大海湾,108首小曲,汇成一个湖,像葫芦一样清澈的水。水深101米,湖面积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728米。”甘肃省大众航空旅游天池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文县天池是中国四大天池之一,与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青海梦达天池同名。被誉为“中国王宇池”、“长江第一池”、“亚洲内斯湖”、“神秘中国心”。近年来,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优秀旅游景区、省级地质公园、全省十大旅游景区。
“天池有五大奇观。一是天池水很少,水很大。它不能溢出,但也不能干涸。第二个奇迹是,湖水一年四季清澈见底,四季看不到树叶漂浮。三大奇观,有风无浪,偶有无风浪,一年四季银装素裹,宛如一面晶莹的大宝镜,镶嵌在天地间。四大奇观是湖底有暗流,湖中心有涌水。冬天零下10摄氏度,吴起依然没有结冰。遇云遇雨,梦幻天池笼罩雾细雨,云帐低,似轻纱,如万竹崔迪。”景区内景观复杂独特,生物物种众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地震、火山等遗迹众多,构成了一里景色各异、天差地别的自然景观。
西和晚霞湖:诗意山水
图片由万霞湖龙南文化旅游局提供
万霞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甘肃省西河县以西5公里处,是甘肃省陇南市十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万霞湖是甘肃省东南部最大的水库,也是甘肃省著名的山水水库。2008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夕阳湖就像镶嵌在陇南西北黄土丘陵上的一片碧玉。走进夕阳湖,风格各异的农家乐屋内茶香浓酒香,鸡犬之声不绝于耳。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天堂,独特的湖光山色增添了一丝情趣。面朝湖水,迎着凉风,夏天的热气消失了,很惬意。2003年,国家投资加固水库,铺设硬化卵石人行道,修建牌坊、木下码头、日落码头、万虎码头。环湖农田种植桃、杏、梨和核桃,观赏经济效益显著
库周围良好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给游客创造了观光、旅游的有利条件,景区又因西和是乞巧文化的发源地,所以当地在每年“七夕”都会在晚霞水库举办各种具有浓烈传统气息的活动。夏季,坐在水面如镜的湖边,看几只野鸭游过水面,划开一道波痕,待到野鸭潜入水中,湖面又恢复平静,心仿佛也慢慢如湖水一般平静了。
民勤青土湖:水天一色

青土湖 严超军 摄
青土湖是武威市民勤县境内的湖泊,位于石羊河下游。据史料记载,在汉代时青土湖河水充沛,水域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史称潴野泽,曾是一片浩瀚泽国。到了隋唐时期,水域演变为东海和西海两块,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到明清时称青土湖,水域面积400平方公里。1924年以来,青土湖再无较大洪水汇入,至1959年完全干涸。这里水干风起,流沙肆虐,形成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成为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青土湖输水工程的全面启动,干涸的青土湖变成了湿地,目前水域面积达26.6平方公里,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有效阻隔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苍郁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带沿湖畔分布开来,形成一个天然的沙漠傍湖、湖养沙漠的格局。放眼望去,沿湖一带碧湾苍翠,水禽划起层层涟漪,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这里早已成为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和迁徙线路上的停歇地。湖水温暖,草木宁静。水鸟稀疏几只,夕阳下断霞残照,显得一片寂静。目前,这里已成为民勤一大特色风光。
朝那湫:关山天池

朝那湫 平凉文旅局供图

朝那湫 平凉文旅局供图
湫,水池、水潭之意。
朝那湫有山有水,形神兼备,蕴含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特色,因其气候宜人、酷暑清爽,成为休闲、避暑、垂钓的极佳去处。
朝那湫,也称关山天池,位处平凉市庄浪县郑河乡上寨村东北湫头山巅,海拔2535米,距庄浪县30公里,属渭河发源地之一。因其处于朝那湫故地,故名朝湫。它西与驰名中外的云崖寺毗邻,东与陇东石窟的另一颗明珠陈家洞相接,珠联璧合,成为甘肃省庄浪境内的旅游胜地。
朝那湫由前后两个大湫和周围许多星星点点的小湫组成。前湫以湫头山为背景,海拔2200米,湫广30余亩,状若卧蚕,其深莫测,冬夏旱涝无所增损。四周平缓开阔,土肥水润,本属于林木生长的好环境,但这里的人们独具匠心,剔除深林密树,但留青草绿茵,山水搭配,使灵湫的天然美姿更加裸露。
后湫位于湫头山右侧,距前湫不足半里,湫广20余里,形似弯月。她不像前湫那样明媚、爽朗、盈满,却以深浅无常为人所奇。湫水时多时少,水中遍生红色水草,使湫面发赤。四周林木参天,百草丰茂,游人罕至。
文/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荆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