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项目投资及未来收益报告 项目未来收益及偿债能力分析综合报告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高/SAIF)7月14日出版《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居民对收入的预期很高,尤其是高学历群体;但考虑到大部分受访者的资产配置以保守的银行融资为主,显示约五分之一的用户有不切实际的高预期财务收益。

报告数据显示,37%的受访用户预计年投资回报率在5%以内(含“不亏”),23%的用户预计收入在5%-10%,约20%的用户预计收入在10%-20%。值得注意的是,超过10%的用户收入预期在20%到30%之间,甚至有10%的用户预期收入高于30%。

此外,预期收益与受教育程度正相关。受访者的预期回报率似乎与其受教育程度有关:根据其受教育程度,报告指出,预期回报率随着其受教育程度而增加。其中,博士学位组的预期收益率最高,但博士学位组的预期收益率方差也偏高,说明这一群体的内部分化也很大。一般来说,高学历投资者对收益期望过高,可能与高学历受访者对自己的投资理财能力信心较高有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家庭理财的需求在过去不断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此外,中国金融市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同时,在打破汇率、降低利率、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居民财富管理需求进一步释放和变化,给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为了解中国居民投资理财现状,2021年3月,金高与蚂蚁研究院通过在线调研平台,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支付宝活跃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的主要特征。

根据报告的调查数据,从风险管理意识、资产配置多元化、财务目标与规划、家庭债务管理等方面对居民财务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国内大部分居民已安排家庭备用金或购买保险,表现出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金融投资偏好相对保守,集中在银行存款;理财规划意识有待提高,有纪律的理财规划习惯尚未培养和普及;负债整体可控,但债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报告分析了居民投资收益预期、保险配置、投资期限、追涨追跌、投资参与和专业投资使用等情况,发现居民对收益的预期较高,在高学历群体中尤为明显;但居民实现的理财收益往往低于预期收益;多数居民认为自己没有产品选择能力或产品选择能力弱,尤其是金融资产规模较小的居民;居民偏好寿险产品;不同的收入来源和不同的年龄段对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有不同的偏好。

报告还显示,中国居民投机性投资风格明显,长期价值投资习惯尚未养成;对自己的投资能力有信心或者高学历高收入的人更愿意长期持有基金;长期持有意愿取决于你是否理解基金的盈利逻辑,还是充分信任基金经理;追涨杀跌现象在居民投资理财中普遍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定投模式在居民投资者群体中尚未普及,金融素养有助于提高定投模式的使用率;然而,固定投资习惯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固定投资提高了金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