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强被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宁敏镇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据碧桂园集团统计,碧桂园创始人及集团累计参与社会慈善捐赠超过87亿元,积极参与全国16省57县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帮助49万持卡人脱贫摘帽。
广东率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碧桂园是如何做到的?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出了哪些可复制、可持续、造血精准的扶贫经验?碧桂园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张廉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种植户
蜀山村种苗基地
筹建200人专职队伍
将扶贫上升为集团主业之一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李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8年以来,碧桂园将扶贫提升到主业高度,坚持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在集团党委的统筹规划和领导下,成立了以集团党委书记、总裁为组长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领导小组”。在集团党委的统一指挥和乡村振兴办精准扶贫的领导下,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专职扶贫队伍长期驻守在扶贫一线,1000多人参与扶贫,将公司化管理引入扶贫工作,实行“两会”“两报”制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同时,碧桂园与国强公益基金会、区域公司、子公司等全集团力量联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碧桂园携手扶贫对象、合作伙伴、科研机构、高校、慈善组织、媒体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建社会扶贫共同体。截至目前,集团内近20家单位及顺银公司、碧桂园现代农业公司、碧桂园服务等核心联盟企业直接参与助力扶贫公益事业。
实现3万多人就业,转化463款农产品
实现可复制可持续可造血
碧桂园在扶贫工作中引入了企业管理模式,李静将其概括为“一二三四五”扶贫体系。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碧桂园聚焦“人”和“产业”两个关键因素,探索建立能生血、能复制、能持续的长效机制。首先,牢牢把握“领导者”的角色。一是在各县选派“老村长”作为帮扶扶贫工作的额外力量;二是开展村党委书记、第一书记调研班,拓宽思路和视野,更好地带动群众致富;三是扶持1万多名返乡创业人员扎根,带动近4万贫困人口增收;四是挖掘就业带头人,鼓励贫困户参加粤菜师傅、家政农历月等技能培训班。全国培训9.3万多人,就业3.2万多人。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粤菜师傅现场培训班
为实现扶贫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碧桂园探索通过社会企业解决社会问题,在国强公益基金会下成立碧翔农业、国华文旅
凤凰到家三家社会企业,以商业化手段重塑贫困地区产业活力,并将获得的经济效益再次投入扶贫事业。目前碧乡公司已转化31个帮扶县463款优质扶贫农产品,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超2.2亿元,让城市和乡村需求得到有效的对接,促进贫困地区、企业和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托自身社区应用场景优势
开展消费扶贫
作为以房地产为主业之一的碧桂园集团,拥有大量的社区、业主以及员工,依托自身强大社区应用场景优势开展消费扶贫,是这家企业特有的扶贫方式之一。
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机制,碧桂园通过打造国强公益基金会旗下碧乡农业、国华文旅两家社会企业,致力于扶贫产品开发。
包括充分挖掘自身内部渠道,依托集团拥有近20万员工,超过450万户业主的强大社区应用场景优势,开展“社区+消费扶贫”。一方面,通过社区展销会,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借助集团旗下社区零售品牌“碧优选”进行销售。另一方面,积极响应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主办发起的“社区的力量”消费扶贫攻坚战专项行动,发动员工、业主、合作伙伴和社会各界以购代捐。
同时,还通过总部、区域项目食堂、员工福利等采购扶贫产品;线上购房平台凤凰云小镇扶贫游戏,发动社区业主参与扶贫助农;活用政策、挤进“电梯”,推动帮扶企业进入贫困地区重点扶贫农产品政府采购供应商名录。
此外,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发起“保供给 防滞销”抗疫助农行动;承办八省扶贫联合发起的“战疫战贫 与你同行”暨520消费扶贫云上行活动,联合薇娅、杜锋助农直播,广泛发动各界、社会扶贫共同体、员工和业主一起参与消费助农。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通过薇娅直播间、中国社会扶贫网、832扶贫产品平台、政府单位、大企业合作等外部资源对接,打通酒店、食堂、社区等内部市场,累计销售扶贫产品超过2.2亿元,惠及贫困人口超11.7万人。
逐步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
已有具体部署思路
“在后脱贫时代,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逐步探索将工作重心向乡村振兴转变,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抓手,探索从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李静介绍,在乡村振兴领域,碧桂园下一步具体措施有五个方面。
一是秉持“两个结合”思路助力产业振兴。持续深入地探索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集团现代农业、社区零售、物业服务、机器人等产业资源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化转型升级,助力乡村人才队伍、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链接帮助更多农民过上美好生活。
二是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助力人才振兴,重点聚焦五类人群开展各项帮扶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即寻找一批老村长、培养一批返乡扎根创业带头人、开展村支书和第一书记研学活动、将贫困学生培养成为乡村振兴新生力量、挖掘职教培训就业带头人。
三是立足乡村实际情况助力文化振兴,成立社会企业——国华文旅集团,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牵引,开发特色旅游线路、非遗文创产品等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文化IP、设立乡村文化发展基金等措施,全方位助力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与发扬,筑牢乡村文化根基。
四是将自然环境与人居生活有机结合助力生态振兴,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综合体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帮助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生态与产业融合的特色旅游线路,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促进乡村产业和经济发展。
五是在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结对帮扶县成立一线党支部并开展村企党支部结对共建,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例如在甘肃东乡扶持成立东乡县养殖产业协会,并筛选20个东乡羊养殖合作社进行扶持,帮扶其扩大养殖规模、提升组织建设,带动村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增长。
采写:南都记者 路漫漫
图片来源:碧桂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