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项目未来收益及偿债能力分析,项目未来收益分析及风险评估

在“三条红线”监管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下,房地产融资规模进一步萎缩。据机构统计,上半年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总额约5480亿元,同比下降16%,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下降。

2021年是房企偿债高峰年,房企融资分化明显。6月房企融资利率在2.63%至14.5%之间,跨度较大。下半年虽然偿债压力弱于上半年,但仍处于高压态势,部分房企仍存在债务违约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下半年金融监管持续收紧。房企要在不断提升经营能力、加快销售回笼现金的同时,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据机构统计,上半年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总额约5480亿元,同比下降16%。图像源/集成电路照片

融资规模连续两年下降,成本分化明显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高位,债券市场整体下滑。据RealData统计,上半年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总额约5480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境内外融资规模分别下降7%和29%。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债券市场表现持续分化。2020年4月以来,海外债券市场加速下行,偶有波动但整体趋势难以逆转。境内融资方面,由于上半年整体经济形势总体平稳,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上半年新增境内债券规模占比68%,较2020年同期增长6%。

RealData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境内外债券融资累计增速连续两年下降,上半年融资规模较2019年和2020年同期分别收缩1296亿元和1026亿元。

2014年上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房企债券融资规模

数据来源:wind,RealData整理

融资成本方面,境内债券利率持续上升,境外债券利率下降。RealData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债券平均票面利率为5.07%,较2020年同期上升79个基点。上半年境外债券平均票面利率为6.95%,较2020年同期下降144个基点。海外债券市场持续低迷,发债规模明显萎缩,票面利率波动。

在披露的融资成本中,根据通策研究院数据,6月房企融资利率在2.63%至14.5%之间。融资成本最低的是招商蛇口6月15日发行的1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期限90天,融资利率2.63%。融资成本最高的是幻想曲控股6月25日发行的2亿美元优先票据,融资利率为14.50%。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上半年,在“三道红线”和“两道红线”(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的强大压力下,房企融资环境保持收紧态势,债券发行总量稳中有降。

保利投资研究院分析师表示,上半年传统融资渠道陆续关闭,资金紧张局面持续,部分房企资金压力较大。为此,部分房企转而加大了土地预筹、土地拍卖保证金资金池、“清股实债”等非标渠道的资金需求。但5月份,大量涉及住房的ABS项目被终止,显示监管逐渐渗透到非标融资中。

偿债压力维持高位,房企更加依赖销售回款

根据RealData的数据,2021年,房企的偿债规模重新

外,还包含恒大、蓝光、协信与云南城投4家房企。


由此可见,当前房企更需要提高警惕,利用监管政策过渡期,及时改善自身财务结构,减少企业经营风险。与此同时,贝壳研究院分析人士认为,在发债规模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房企对销售回款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对此,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高级分析师马琛表示,2021年以来,受到“三道红线”政策以及金融方面的影响,房企调整经营策略,加大推盘营销力度,带动购房置业需求释放,上半年,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保持着一定活跃度。


展望:融资渠道趋于多元化,REITs或实现新突破


对于今年下半年来说,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收紧已成业内共识。保利投顾研究院分析人士预计,后市行业政策将延续精准调控,行政和金融手段双管齐下,控制城市过热现象;资金监管为调控敏感点,房企、居民信贷环境趋于收紧。


贝壳研究院分析人士也认为,金融监管将常态化,企业的信用评级将会发挥更大作用,预期房企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境内债市整体以稳为主,境外债市存在不确定性。


克而瑞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房企融资分化将持续,一方面,财务优秀的房企将获得更高的融资额度,有利于企业调整融资成本和结构,从而在企业发展及集中供地中受益;另一方面,债务状况较差或者杠杆较高的房企,融资量增长受限,同时,部分房企的新增融资成本或将上升,短期这些房企应以降杠杆为主要目标。


未来,房企在持续提高运营能力,加快销售回流现金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更多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其中,上半年落地的公募REITs或将成为房企融资突破的新方向。


对此,同策研究院张诗桦也认为,房企在去杠杆、控风险的压力下,融资渠道应趋于多元化,其中产业园区REITs体量可观,收益稳健,风险敞口较小。对于房企来说,产业园区公募REITs能够帮助房企实现从开发销售到资产管理的转型,REITs概念或将在未来迎来爆发。


新京报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