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标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评标基准价、投标价、评标价等专业术语。投标基准价和评标价到底是什么意思?本期从定义解释的角度来谈谈这三组名词的内涵。
1 投标价
投标价格为“投标人在投标时所报的工程合同价格”。投标报价是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计价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企业的工程施工定额或参照省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定额,结合人才、机器等当前市场价格信息,由投标企业自主编制确定投标报价行为的全部费用。
确定投标价格的原则和编制投标价格的依据要求是独立报价,同时应执行现行国家计价标准和省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颁布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费率》;报价不得低于企业成本;并参考各省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消耗定额和《工程价目表》。
投标报价是企业实力的展示,是投标人对建设项目的心理价位,也是投标控制价对应的下限价格。投标报价是签订合同的价格依据,但仍不同于评标价,合同价格必须与投标报价一致。
2 评标价
评估价格在投标报价的基础上计算,考虑了质量、性能、技术标准、交付或竣工时间、设备匹配和备件供应能力、运行和维护成本、环境效益、付款条件和设备或项目交付后的售后服务等各种因素。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权重或量化方法,将这些因素换算成一定的金额,加到投标报价中,最终得到评标价。
在实践中,评标价很容易与投标价混淆,因为评标价的依据是投标价,它是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和标准,在不改变投标价实质性内容的情况下,经修正后形成的。评标委员会根据调整后的投标价格确定评标价格,并根据招标文件的评标方法和标准进行系统的评审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目前国内评标的基本要求是投标人是否会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工程量清单或货物和服务清单的内容范围和数量报价,是否存在算术错误,
如果存在就要按规定修正。修正的价格经投标人书面确认后才具有约束力,投标人不接受修正价格的,其投标将被拒绝。3 评标基准价
基准价根据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或评标价)确定,它是投标人报价得分的评审依据。基准价确定方式比较多样,主要包括:
(1)算术平均值法,当投标人数少于4个(含)时,基准价为所有投标报价(或评标价)算术平均值;当投标人数大于4个(不含)时,基准价为去掉最高和最低投标报价(或评标价)后的算术平均值;当投标人数大于12个(不含)时,基准价为去掉2个最高和2个最低投标报价(或评标价)后的算术平均值;此方法适用各种类型招标,不鼓励低价,价格相对合理。
(2)降幅系数法,所有投标报价(或评标价)的算术平均值乘以降幅系数确定基准价,而降幅系数是通过现场摇号确定,一般是1%、3%、5%等。此方法主要适合工程施工招标,投标人数较多,相对公平,能防止围标。
(3)权重法,控制价和各投标报价(或评标价)算术平均值乘以相应权重比例确定基准价,而权重比例的大小也可通过摇号确定,如控制价占基准价的30%,则各投标报价(或评标价)算术平均值占基准价的70%。此方法主要适合工程施工招标,投标人数较多,相对公平,防止围标,但得分高的投标价相对降幅系数法较高。
(4)最低投标价法,即以投标价(或评标价)中最低或次低(但低于成本除外)为基准价。此方法在货物类招标中常用,但特别要注意货物的质量、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另外我们要注意的是评标基准值的确定前,应先对小微企业的价格进行扣除,法律依据为《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招标文件或者谈判文件、询价文件中作出规定,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6%-10%的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具体扣除比例由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确定。
来源:招标采购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