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app投资被骗怎么处理 投融资平台融资担保

原标题:无法提现。逾期还款

在线应用“投资”2000万

在“管波财富”应用中投资15万英镑

到期资金不能提取

一些相关公司已经被取消

警惕网络“投资理财”陷阱

理财规划师表示,购买网信App的“产品”可以盈利,但购买后发现合同显示为借款合同,投资者成为贷款人,贷款到期后年利率不会超过10%。但从今年7月份开始,贷款资金已经逾期,到期资金无法支取。

网信平台理财规划师上门销售

投资就是通过平台借贷

2018年初,一位自称是北京华英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Xi安分公司的理财规划师来到王磊的公司推销。

“理财规划师说,他们公司是做投资理财的,可以在网上App上购买产品进行投资。”王蕾说,因为理财规划师的反复推销,她去了位于Xi高新区城门口的北京华英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Xi安分公司了解情况。“他们的公司看起来很正规,有完整的程序。他们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的官网。”

王蕾说,从那以后,她开始在网络App上购买产品,但从未收到任何产品。事实上,她通过平台借钱的方式将钱投入App,总投资近2000万元。“都是一年期,利率在7%-9%左右。今年7月到期时,他们准备退出。发现很多贷款逾期,到期资金无法提取。”。

9月底,北京华英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Xi安分公司被弃用,换成了另一家公司。

12月5日,华商报记者看到,王磊提供的线上App账户显示,资产总额为19,859,825.49元,冻结金额为77,072.21元,现金余额为0元。

王蕾说,她已经向公安局Xi高新分局报警。

投资者发现贷款子公司是空壳

5日上午,记者在公安高新分局经侦大队门口看到6名投资者报警。李宇(化名)说,一开始理财规划师说,给网信App充值后可以购买一款名为“Exclusive”的产品,但要等到买了之后才能在App上看到电子合同。他总共投资了143万元。“合同显示的是借款合同。我们是甲方的贷款人,乙方是借款公司。”

邓先生说,当他投入18万元报警时,打印了银行流水单,却发现给网信App充值时的流水显示的不是相关公司向网信转账,而是一些购买油卡、充值卡的消费记录。

记者看到,根据投资人提供的流水账单,有两笔交易:杭州市民卡学费收取是1万元。

“发现异常后,我们上网查了借款公司的信息。有些人去这些公司实际检查,却发现很多都是空壳公司。”邓先生表示,无法联系到分行法定代表人李。

据记者统计,6位投资人和王磊的投资总额约为2363万元。庞女士说,最近已有数十人陆续前来报案。据统计,陕西共有投资者98家,投资金额约2亿元。

12月5日,记者通过天眼网查询到,北京华英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Xi安分公司已于今年9月24日注销。

随后,记者联系到北京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分公司原负责人王,其表示该公司只是一家咨询公司,与网络平台是合作关系。她不知道公司的具体情况,已经走了。

据了解,Xi公安高新分局已介入调查。

网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声称“将加大催收力度”

12月3日,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网信催收趋势”:公司已与部分企业就还款计划达成初步共识,部分ent

0日发布的工作动态显示,网信普惠消费贷项目总计还款9,544,963.32元,供应 链 项 目 总 计 回 款1038999.78元,网信尊享项目共5个项目回款总金额3471548.22元。


12月3日,有媒体报道称,据相关统计,网信理财的线上尊享、消费贷、供应链等产品以及线下私募产品总借贷金额700亿元,涉及出借人17万。其中,线上产品尊享的逾期金额为450亿元,普惠消费贷+供应链为59亿元,线下私募为200亿元。


调查显示,截至10月30日,首批75家借款企业中有60家企业注册地址不存在,4家企业搬离注册地,1家企业无人上班,6家企业否认用款或不知借款,1家企业仅走过账。网信绝大多数借款公司为空壳或自融标公司。 华商报记者 田睿


App上投资15万元 到期无法提现


不少人通过“博观财富”理财App投资疑被骗


原本以为是找到了好的投资项目,没想到钱没赚到,15万元的本金也要不回来。


一个品种只准投资一次


38岁的史女士是河北保定人,做生意。今年4月,朋友给她介绍了一款名为“博观财富”的App,是个投资平台,运营方为西安博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朋友称在上面购买产品的利润很好,主要是可靠,一般情况下24小时就可以获得收益并提现,“我朋友说3月份在微信群里看到了,做了一个月,收益情况良好,才推荐给我的。”


史女士下载了“博观财富”App并注册,绑定手机号和银行卡,平台送给她18元现金。投资的规则是,假如购买了投资2天期的,每天的利息为1个点,即投资100元,一天就得1元。客服说,双方会签电子合同,如果出现无法提现、App打不开等问题,可以走法律途径解决。


当天,史女士就投资了200元小试牛刀,24小时后,果然顺利提现,她就放松了警惕,3000元、5000元的往里投。但到了今年7月23日,系统显示无法提现,而史女士已经投资了15万元。客服对此解释说,暂停提现的原因是系统正在升级维护,要到8月5日才能恢复,其间充值功能不受影响。可到了8月5日依旧无法提现,史女士再联系客服时无人回应。到了8月21日,“博观财富”App彻底无法登录了。至此,她才意识到被骗了。


广西的李先生也有类似遭遇,在“博观财富”上,刚开始选择投1000元2天期的,按照每天1个点的利息,两天后账户确实多了20元,且可以提现。他就加大投资,选择8天期的,投了5000元进去,利息是每天1.08个点。8天期限到期后,李先生仍可以提现。但App有规定,每个投资品种只能投资一次,这意味着如果他还想继续投资,就只能选择更大的投资额度和更长期限的。在前两次都获利的基础上,李先生没多想,又选择了20天期的,投资了8000元,利息是每天1.3个点。但7月23日之后,他遇上了和史女士一样的问题,无法提现。


通过天眼查询


运营公司已注销


“受骗者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投了100多万,都收不回来。”史女士说,后来,大家发现和这家公司签的协议上的担保方,是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2月5日,华商报记者发现,史女士当初下载“博观财富”App的二维码,现在页面显示“该内容被禁止访问”,她手机上的“博观财富”App已无法打开。


投资者说,“博观财富”App上以前有显示,运营方西安博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世博大道2011号灞柳基金小镇,“我们去找过,根本没有这家公司。”


12月5日,记者通过天眼查App查询到,西安博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成立于2018年1月24日,法定代表人为肖笛。这家公司的状态是注销,曾因未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信息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从8月5日起,就有网友在天眼查该公司名下留言,表示“博观财富”App已经无法提现,客服电话无法打通,让大家赶紧去报警。在这些留言中,有人称投了几万元,也有人称投了将近20万元。


平安产险曾发声明:协议书担保方印章造假


记者发现,双方签订的投资理财合同书上,有担保方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印章。


不过,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5月8日,平安产险陕西分公司就发声明称,近期有群众咨询是否与“西安博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书,经平安产险陕西分公司核实,并未与该公司签署任何协议,也未承保该公司的任何产品。咨询者提供的投资协议盖章处“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和“中国平安产险股份有限公司”印章均系虚假印章。


昨日中午,记者拨打博观财富客服电话,提示暂停服务。


事发后,投资者也及时报了案。华商报记者了解到,经过调查,这家公司的开户行是在西安市经开区,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 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