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基地,惠州港澳创业基地

7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行动计划》”),将作为广东省政府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形成我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清单。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梳理《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惠州元素频频出现。其中至少有20项涉及惠州相关产业,其中14项直接点名。

惠州日新月异。图片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

惠州“”产业集群成为发展重点

记者了解到,《实施意见》、《行动计划》年,惠州重点产业发展在很多地方被提及,尤其是惠州的先进制造业、石化新能源、大健康产业,几乎都参与了《实施意见》、《行动计划》的重点部署。

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机器人制造等方面。《实施意见》把惠州作为发展大城市,提出发挥重点产业和细分领域优势,做强做大。

惠州的重大项目也成为《行动计划》的加速项目,尤其是惠东港、惠州核电、科学仪器等海上风电场,都纳入《实施意见》。

通湖生态智慧区正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图片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

潼湖生态智慧区与中韩(惠州)产业园受关注

《实施意见》提到了备受关注的通湖生态智慧区和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

《实施意见》指出,在通湖生态智慧区,要深化与港企、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打造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示范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活力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中韩(惠州)产业园要建成国际合作园区。

《实施意见》还提出积极推进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建设。据悉,青创基地预计本月运营,惠州引进《实施意见》,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此创新创业。

惠州港。图片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

专家分析:

惠州要蓝色带动、创新引领与开放发展

省政府智库成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弘文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是国家战略,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大有可为。城市在大湾区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很重要。他认为,惠州在大湾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是大湾区的智力高地、国际旅游目的地、枢纽城市和绿色生态城市。

他建议惠州加强蓝色驱动,发挥惠州港口、区位、石化产业规模等综合发展优势;加强创新引领,发挥惠州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的优势,吸收香港、深圳、广州成果转化惠州;加强开放发展,抓住大湾区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机遇,努力提升惠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惠州元素紧随《实施意见》和《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处可见。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实施意见》与《行动计划》中的惠州元素


区域合作发展


1.推进区域深度融合发展


支持开展大湾区内地跨行政区经济合作探索,推进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


2.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


大亚湾石化产业蓬勃发展。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重点产业


3.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


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


4.加快建设海上风电场


加快建设珠海桂山、金湾,惠州惠东港口等海上风电场。


5.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积极接收“西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按照国家部署推进惠州核电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台山核电二期、岭澳核电三期工程前期工作。


6. 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散裂中子源、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惠州企业由制造转向智造。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先进制造业


7. 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以广州、深圳为重点,珠海、惠州、东莞、中山、肇庆等市协同参与,推动在高端芯片、新一代显示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高端制造装备与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材料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8. 加快建设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以广州、深圳、佛山为重点,珠海、惠州、东莞、江门、肇庆等市协同参与,推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网联技术、氢能源电池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9. 协同推进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


支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发挥各自细分领域优势,在伺服系统、减速器、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上取得突破,协同推进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


10. 培育壮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以广州、惠州等市为重点,强化石油化工产业空间集聚,延伸和完善石化深加工、精细化工产业链,培育壮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园已跻身“国家级”。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园区建设


11.支持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


深化与香港企业、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共建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示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创新创业活力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重点在半导体、物联网、智能制造、科研服务、文化创意等方面与港澳开展全方位合作,建设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携手港澳打造绿色生态城市示范区,建立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培育绿色、循环、低碳产业链,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12.建设国际合作园区


高水平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中韩(惠州)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


交通规划


13. 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加快推进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机场改扩建,新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


14.加快大湾区快速轨道交通建设


加快推进广州经湛江至海口、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广州经汕尾至汕头、赣州至深圳、岑溪至罗定等铁路项目建设。


15.完善大湾区高速公路网


推动汕头至湛江、武汉至深圳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沈海高速(G15)和京港澳高速(G4)、长深高速(G25)等国家高速公路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


惠州交通路网越来越发达。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休闲湾区建设


16.加快建设滨海旅游度假区


加快建设珠海万山群岛、江门川山群岛、惠州稔平半岛、深圳大鹏半岛等一批滨海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滨海特色风情小镇,探索以旅游等服务业为主体功能的无居民海岛整岛开发方式。


17.探索海上旅游航线


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


惠州有着优质的旅游资源。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创新创业


18.推进港澳青创基地建设


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将符合条件的港澳创业者纳入当地创业补贴扶持范围,积极推进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等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


19. 加强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合作


保障内地供港澳食品安全,支持港澳参与广东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信誉农场”建设,高水平打造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环境保护


20. 统筹陆海水环境综合整治


推进深圳河、广佛跨界河流、茅洲河、淡水河、石马河、东莞运河等流域综合整治。


来源:惠州头条客户端


记者:李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