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昨天的文章发表后,有粉丝发私信询问,说技术难,怕处理不了腊肉和红烧肉,问我是不是不需要烹饪技巧,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文章。今天,这个项目对男性和女性都适用。可以走高端路线,薄利多销。能不能赚钱,就看你怎么操作了。
聊了很久,今天这个项目是什么?就是:麻辣拌!
风生水起麻辣拌
麻辣烫和麻辣烫很像,但是没有汤,所以煮开后撒上调料。在天津和平路,一位来自抚顺的大姐开了一家麻辣拌,18元为自己选了一斤肉。人均消费20%左右,生意每天都不错。
抚顺某建筑工地旁边的市场上有一个麻辣小摊。8元有一碗给自己。有蔬菜和肉。不管你拿什么,拿多少,只要他给你的碗能装得下,8块钱就一个人去送面。卖得很好,工地上的工人经常吃。
可以看出,这种商业模式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不管你所处环境的消费能力如何,这个麻辣混合的项目都是可以操作的。
唯一个一个厨艺难点
在这个项目中,所有的食材都是经过烹饪后和麻辣油混合,然后撒上,所以对调味能力还是有一点要求的;有鉴于此,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个麻辣油的配方和调味的思路。只要你的智商不拖累人,你就能做得很好。
麻辣油的辣椒粉:
干小米辣椒、干彩椒、秦椒各1斤,油温180左右放入锅中,迅速爆香后出锅。冷却后,放入研钵中捣成粉末,然后加入十三香22、白芝麻32和一小瓶酱油(约750 ml)拌匀。
这个辣椒粉,大概5公斤,是我从一家很热的餐厅弄来的比例。当你自己做实验时,你可以按相等的比例减少数量。关键是比例。
高配干料:
八角,50克;草果,6个;肉桂,50克;花椒,25g茴香,25g香叶,10g。
将干料放入沸水中浸泡1小时,然后沥干水分。
高配辣椒油:
调油,10公斤,大葱300克,姜片100克,洋葱200克,紫草50克,泡好的高级干料,葱叶变黄后捞出。
e="font-size:15px;">低配辣椒油:桂皮50克,花椒50克,八角50克,紫草50克,草果3个,泡一个小时,然后沥干水分。
油10斤,冷锅下干料,注意控温,不要让油冒大烟,紫草变黑后出锅。
无论是低配还是高配,浇辣椒粉的时候油温都要保持在180度,务必保持辣椒粉均匀受热,如果要做陕西口味还可以在浇下油后立刻加醋,做湖南口味的话小米辣加倍(2斤),做川渝口味的话,花椒加倍,再加100克藤椒;当前配比属于微辣,需要中辣和重辣的可以适当提高辣椒粉的量。
调味的重点:
以上是麻辣油的调配,此外,你还需要准备增加麻味的藤椒油,调味水(明确麻辣味以外主基调用的),等四五种调料,后面这几种作用不大,因为你的麻辣油和藤椒油已经足够麻痹客人舌头的了。
调味的话,主要看当地的饮食习惯,以及对辣的接受情况。
建议你先考察一下你附近有没有这两种摊子,一个是主打麻辣的,像是麻辣烫,麻辣香锅一类的,用这些地方的麻辣为主要参考;再有就是特别火的凉皮凉面担担面一类,用这些地方的调味偏好来确定你的主基调。
如果能拿到他们的配方最好,拿不到的话就自己试试能不能破解,最重要的是记下这些地方有多辣。
因为你是麻辣拌,必然是要以麻辣为主的,但也不能太辣,过辣肯定能让大家对你印象深刻,但是会损失大量不能吃辣的客人,所以你要调查过这些家之后再来定辣度。
你要比非主打辣的高一个台阶,就是说你的微辣就是烧烤炸串他们的中辣;且比主打麻辣的要更麻更香,但是不要更辣,人吃辣容易吃出问题,而麻味则要安全一点。
一直侧重在投入产出比,没有展开讲过调味,也不知讲到这个程度效果怎么样,希望大家给我点反馈。

成本分析
这个项目最小化操作的情况是一个半固定的流动摊位,没有就餐位置,全部外带,十元一斤,肉串单买,成本分析就按这个规格来讲。
固定成本:
推车(因为比其他小吃要多一些放菜的地方,所以多500),2500元;
小号整理箱20个(菜品展示用),150元;
计量秤,55元;
煤气煮锅,500元。
可变成本:
菜品共18种,其中:
素菜菜品10种,成本控制在平均每斤2.5-3元,或每一串成本0.25,售价1元一串;
火锅丸子类2种,成本控制在每斤9元左右;
海带结,6元一斤;
小五花肉,300串,55元,卖2元3串;
孜然鸭肉,200串,33元,卖2元3串;
酱香鸭肉,300串,50元,卖2元3串;
鱿鱼小串,300串,60元,卖2元3串;
鸡肉串,300串,50元,卖2元3串;
包装和调味:
550毫升带盖纸碗,34元100套,每套约0.34元;
因为地域不同,需要调的味道也不同,所以成本不固定,只能以每份出品计1元;
煤气:
3天一罐,一罐100元。

盈利分析
按照平均客单价十元,做两餐,每餐服务50人计,则日营收约为1000元。
按照300%的平均成本利润率,则750元毛利;
这篇文章侧重讲了厨艺,所以商业部分就少讲一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根据我之前的算法细致的算一下。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祝我的粉丝2020都发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