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100位企业家创业故事 浦东创业路

2017年7月,王明勇在中国投资论坛上发言

王明勇题字

本报记者张任

1月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传递消息: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万亿元大关,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经济第一区”。

在浦东“实力官宣”的第二天,我们来到这里,道路两旁的高楼大厦和巨大的广告牌展现出繁荣和活力。

然而,当我们到达陆锋201号时,我们面前的场景真的很令人惊叹。在33,354的细雨下,郁郁葱葱,假山、绿树、亭台、池塘、石桥点缀着优雅精致的装饰。如果我们没有在门口看到“第一孵化园”的牌匾,我们肯定会认为自己误入了一个江南园林。“小伙伴,欢迎你!”主讲人是上海第一孵化园董事长王明勇。“这个地方是一位企业家多年前建造的。我们租的。这种办公环境不好找。”

这位长相和善的禹城小伙25年前辞职,走上了创业之路。他开了一家羊毛店,从事养猪。经过挫折和失败,他终于在Modu的办公楼里找到了商机。目前,他拥有8家创新创业孵化器,为中小企业提供办公、财税、投融资、培训等服务,为城市繁荣贡献力量。

辞职下海

第一桶金挖出来后,就被打败了

2002年元旦,这个星球上的大多数人都在迎接新年,但是正值壮年的王明勇却很悲伤。目前将投放数十头猪,生猪价格仍在下跌。

时钟拨回到1994年。当时,22岁的王明勇辞去了在禹城商贸大厦的工作,选择经营一家毛料店。“当时,公职人员下海很流行。我也想试一试。因为我在工作中接触过羊毛制品,所以比较了解。否则我想我会做羊毛生意。”他解释了这个选择。

从父母和兄妹那里借了一些资金,王明勇的羊毛店很快就开张了,这让他惊讶于这个小生意居然这么赚钱!“我工作的时候,一个月拿300块钱,但是这个小店平均一个月能赚3000块。此外,没有必要像现在这样从事许多营销活动。即使你选择了一个好的位置,诚信经营,你也会成功一半。如果你进了货,就能吊消费者胃口,赚到钱。”从王明勇的表情中仍然可以看出兴奋。这期间他在虞城县买了房子,第二年在平远开店,一切顺利。

然而,这个小企业很快就无法满足王明勇的“野心”。1997年,他加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养猪。“当时生猪市场好,社会上涌现了很多大型养猪户。媒体也宣传了他们努力工作和财富的故事,这让我很感动。”他告诉记者。

开始,王明勇把毛料店翻了出来,把累计33.3546亿元的净值全部拿出来建养猪场。现在看来,这更像是一场投机赌博,而不是投资。

就在王明勇养的第一批猪即将出栏的时候,市场走下坡路了,第一次卖得还算幸运。他认定这只是一时的大起大落,决定继续投资。

然而,市场还是露出了獠牙,这让王明勇感到残酷。2001年下半年,他卖掉了在禹城市的新房,还欠了很多债。

王明勇对市场规则知之甚少,他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养猪能赚大钱,而他却不能。但在那个关头,考虑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哪里。最后,由于无法养活自己,他在2002年的第一天就决定关闭养猪场,另谋生路。

追求

在“魔都”办公楼寻找商机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王明勇在禹城四处寻找,但仍然找不到他想做的事情。“你想去大城市吗?”这时,他想出了这个主意,因为邻近家庭的年轻人在北京上学,回家后,他们形容大城市令人着迷。然而,他没有去北京,而是去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

初夏,王明勇带着几百美元坐火车南下。在目的地,

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满怀新奇地走走看看,走遍这里所有的人才市场和其他感觉有机遇的地方。


邻居家的年轻人没有骗人,大城市让他兴奋,夜幕下的街道比县城的白天都热闹,也能见到各行各业的人,在跟他们闲聊中长了见识。也让他迷茫,在这里兜兜转转一个月,依然没找到心仪的工作。也没稳定的住处,住的是10元一晚的旅店,5个人挤在10平方米的房间,睡觉时翻身都难。他还去了趟深圳,骑着自行车用了一天半时间,身上被南方的烈日晒得脱了一层皮,依然没有收获。


王明勇没有放弃,再度启程,这次的目的地是上海。他如法炮制,买了一辆自行车到处转,依然住在10元一晚的旅店。旅店位于郊区,每次去市区时,他都在街边小店买几个包子——郊区的包子便宜一些,用矿泉水瓶装满白开水——能省一点是一点。


有一回走累了,坐在街边休息,对面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王明勇啃着凉包子,心里想:不能放弃,总有一天我也要住进这样的酒店。


机会就在不经意间到来了。有一天,王明勇来到一处写字楼,跟物业方一位负责人闲聊中得知,他们的写字楼中有一层闲置。王明勇突然来了灵感——为何不改造成主打性价比的青年旅馆,供像他一样来“魔都”寻梦的人居住,环境要比自己住的“10元店”舒适,肯定有市场。对于这个想法,对方并无异议。


此时,摆在王明勇面前的最大困难是没有资金,于是硬着头皮打通在银行工作的姐姐的电话,问她可否贷款。姐姐从小就对身为家中老幺的王明勇关爱有加,这一次,她依然选择支持弟弟的梦想。


拿到宝贵的两万元贷款,王明勇租下这层写字楼,合同期半年,再次踏上创业路,而这条路依然坎坷。“想开一个旅馆要办很多手续,很多环节我都不明白,前后跑了一个月,执照还没办成,我交着房租贷着款,实在等不起啊!”王明勇说。这时,这位物业方负责人给出一个建议——干脆就当做办公室往外租,可以省不少手续,这几年在上海办公司的人也不少,兴许有市场。


王明勇对办公室出租完全没有概念,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硬着头皮上了。通过什么渠道往外租呢?王明勇作出了稍显超前但又无比正确的选择——互联网。


2002年,网游《传奇》正风靡大江南北,成就了陈天桥与盛大的财富传奇,也改变了都市青年的娱乐方式。统计显示,当年《传奇》注册用户达4000万之多。王明勇并不了解这个数据,但他知道年轻人流行玩网游,喜欢在网上交流,于是就去网上发帖招租。“当时我不大会上网,就给在网吧的年轻人递根烟求教,打字都是靠‘一指禅’。 ”王明勇笑言。


这次“网络营销”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求租者纷至沓来,一个月内,王明勇居然就收回了成本,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事业升级不断进行新的尝试


头炮打响后,王明勇的经营开始步入正轨。他先省吃俭用将贷款和债务全部还清,而后建起自己的团队,在上海算是站住了脚。


不过,日趋稳定的事业开始让王明勇感到不安:“这个生意说白了就是做二房东,门槛低,也成不了大气候,我想改变。”


2005年,在香港考察期间,当地流行的商务中心模式引起王明勇的兴趣,“这个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网络等全部安装到位,实现拎包进来就能办公,但在当时的内地并不多见。”次年初,王明勇便在南京东路步行街旁的一座写字楼租下200余平方米的区域,打造为高标准的商务中心,并成立上海格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管理。


同一时期,王明勇发现,他接触的很多创业者不了解公司注册及财税相关业务,需要专业人员协助;还有不少创业者希望将公司注册在上海的各个开发区,以便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但不一定在注册地办公。


由于对财税业务不了解,积攒了20多个有这样需求的客户后,王明勇找到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没想到,这家事务所是个皮包公司,收到3万余元服务费后跑路了,一下让20多个客户炸了锅。


王明勇当机立断,自掏腰包对客户进行全额补偿,并承诺免费为他们提供公司注册和财税服务,不久后他也做到了。“被骗肯定憋屈,但跟他们接触时还真学到了一些财税服务的知识,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他笑着说。


这件事后,王明勇在浦东新区租下新的写字楼,开展公司注册和财税服务,并很快熟练起来,最忙碌时一个月注册了90余家公司。这期间,格帝公司与百度推广合作,是同行业中最早一批运用这一营销手段的公司,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倡导学习一心一意服务初创企业


眼看事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新的困难“如约而至”。“创业路上我多是单枪匹马地干过来的,2005年有了团队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懂管理,有的员工跳槽了,有的辞职单干了,刚培育起来的团队几乎清零。”王明勇说,这件事对他触动非常大,于是沉下心来总结得失。


他发觉,这些年遇到的挫折多数是由知识的欠缺导致的,养猪失败是因为不懂市场规律,被骗是因为不懂财税业务,团队清零是因为不懂管理等;反过来看,学会网络推广、弄懂财税业务则明显起到了积极作用。


于是,王明勇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上海交通大学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参加国内外各种高规格企业家论坛、讲座,仅学费一项累计投入就超过200万元。


王明勇说,学习让企业管理变得更为轻松。他注重员工源自内心的改变和提升,培养他们真心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意识,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工作、善作善成。


2010年,王明勇成立上海第一际孵化园,继续“开疆拓土”,租下更多写字楼,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将公司拥有的写字楼全部打造为孵化园模式。所谓孵化园,即不仅为初创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以及上文提到的公司注册、财税服务,还要在人事管理、投融资资源对接、培训等方面进行支持,目的在于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如今,王明勇在上海拥有8处孵化园,入驻企业超过500家,累计服务过的企业超过1万家。他还走出国门,在德国柏林成立中国企业欧洲推广中心孵化器,并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相关产业公司,助力“一带一路”相关国际人才及专业服务公司的创办和发展。


跟王明勇合作过的创业者,无不为他的诚信、厚道和热情所打动。采访中他也反复对记者讲:“做这个行业,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帮助企业成长,抓好细节,做好服务。 ”


很多创业者喜欢跟王明勇交流,他总能准确找出对方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中肯有效的建议,这源自于多年的持续学习,也离不开在这一行业深耕多年养成的独到眼光和思维。


比如一家做宣传片的企业业绩一直上不去,王明勇指出他们市场人员与采编人员的绩效待遇不平衡,过于重视市场人员,而忽视了唯有采编人员制作出好的宣传片,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才能留住客户。再比如一家企业老板与之聊天时不断地接电话处理公司事务,他果断指出这位老板管理失策,应该将管理任务分解。


2016年7月,王明勇创办了旨在帮助公司成长的公益讲座,面向全社会开放,免收听课费、伙食费等一切费用,为此他在位于达丰路201号的第一际孵化园建立了可供100余人听课的专用会场。这个讲座还开到了上海交通大学、温州市企业家协会,目前共开办了13期,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从中受益。


关注初创企业发展的同时,王明勇热衷于公益事业,连续3年资助上海横沙中学的贫困学生,为家乡禹城的学校捐资助学,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资,多年来累计捐款100余万元。


采访时,记者谈到德州也有创加、启迪之星、创梦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德州创业兴业。对此,王明勇非常高兴,“这些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人是促进经济活力的重要因子,希望家乡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平台,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


最后,王明勇题词勉励德州的创业者——“愿家乡创业者专注于企业更好发展,携手为德州经济发展作贡献”。


王明勇,1972年生,禹城市张庄镇人,上海第一际孵化园董事长。2002年以来专注于服务初创企业,目前在上海拥有8处创新创业孵化园,为中小企业提供办公、财税、投融资、培训等服务。被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特聘为研究员,曾获“2017中国中小企业百名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