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认清创业与打工的区别。
创业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架构搭建逻辑、综合运营技能和抗风险能力。
打工更多的是掌握一门核心技能,并将之做到极致,能够产生最大化的收益,相对更专注。
并不是说创业一定比工作更高级。在某种程度上,在只是看是否适合自己,两种都是完成物质积累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方式。工作实际上是获得稳定财富增长的好方法。
第二步,明白创业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1)信任自己的团队、愿意跟着你做事的战友可以同甘共苦,患难与共。
2)有一种成熟、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能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先求生存,再求发展。
3)有一定的资源助力和支持(包括金钱资源和人脉资源).遇到问题时有人能指点迷津,能得到帮助,这是非常重要的。孤独的人和企业,没有外部的互动和互助,是无法渡过难关的。
第三步,看看自己是否具备以下的创业习惯。
1)有坚定的愿景和初衷,不是在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也不是单纯的想获取丰厚的利润,而是发自内心的,想方设法让人们的生活和世界变得更美好。
许多伟大的公司都有造福世界的使命和愿景。例如,苹果电脑公司的愿景是“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台电脑”,其使命是“通过促进公平的数据使用实践,建立用户对互联网的信任和信心”。麦肯锡公司的愿景和使命是“帮助优秀的公司和政府更加成功”。IBM的使命是“无论是小步还是大步,都要推动人类进步”。谷歌的使命是“收集世界的信息供世界使用”。
>即使是小小的创业体,他们的初衷也是简单而美好的。一个好餐厅的愿景是“让美食抚慰人心”,一个理发店的愿景应是“让每个人都呈现自己最美的样子”,一个文具店的愿景可以是“让每个人都爱上学习”。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历经很多困难挑战,创业者也能不忘初心,探索出能在当下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商业模式,也坚持做出让市场认可的好产品——创业者需要证明,利润和质量,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完全可以共存的。
2) 创业者能够主导、独立完成一件事。从前期准备到中期执行到后期结果,创业者能够把握节奏、推动项目的前进、并且逐步靠近目标。创业者的项目管理能力、综合能力,着实重要。

3) 有能持续盈利的成熟商业模式。
能赚到第一桶金,就意味着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可盈利的,正在执行的方法论是可行的,这支团队的能力是过关的。
如果能够持续盈利,就证明市场对创业体的验证结果是正向的,掌舵的方向是正确的,运营也是有效的。
盈利是创业体生存的必备条件。不管是人还是企业,都必须先获得生存自由,才有资格获得更高的发展自由。

4) 创业者必须有自律的习惯。创业者必须练就极高的自我掌控度和对创业体强大的把控力。
创业者自己能够规划好时间,持续完成以下这些提升:包括锻炼体魄、自我学习、扩充优质信息渠道和获取高端人脉资源。

特别要警惕的是,创业者不能完全被创业琐事缠身,无法挣脱,反而应该警惕创业期间事无巨细的包揽行为。能够外包和下放的事情,都尽量分出去。创业者需要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去复盘大局,感知市场,观察趋势,做从而出战略性的规划及调整。如此,这艘大船才能朝着正确的彼岸行进,避开礁石、乘风破浪。
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最重要的正是辨别核心的问题,把它解决才是关键。切忌被纷繁混乱的表象迷惑,失去了方向。核心问题,其实也是回归初心。有慧根的人,自然能够更快地领悟到这一点。
综上,这个时代对一个成功创业者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大多数创业者,都是经过在行业中一定时间的积累、甚至是在连续创业的磨练,最终淬炼得更加成熟,能够守住初衷、守住正确的习惯和方向,才走上了正轨。

如果你已经明确以上的条件,那么就可以选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