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规划变更同意书,水利工程规划同意书

深滩冲刷,低堰。——李冰

历史向我们证明,正确建立的水利工程,可以造福子孙后代,以传统农耕文明为中国带来充足的灌溉用水,将淤泥聚成百亩良田,中国都江堰就是这样,合理利用山川河流,持续为天府之国带来千年好天气。今天,中国已经成功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挡水工程,——三峡大坝.

在现代中外水利工程界看来,建设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是需要三思而后行的,容不得半点差错。稍有不慎就会将无数资源化为虚影,浪费大量金钱、人力、物力。正是这些综合考虑使三峡大坝的建设成为因此在我国建设三峡大坝的时候,进行了长足的考虑,从政府到专家都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和研究。.有利可图的项目。然而,大坝的建设过程并不顺利。

大坝修建历程一波三折无比艰辛

,1010,1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354

早在1918年,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修建三峡大坝的设想。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衰微,各种工业百废待兴,因此我国政府决定修建三峡大坝,这座大坝不仅可以解决我们面临的能源危机,还可以向世界各国展示新中国强大的发展潜力,也可以让我们的人民对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党中央建立更强的信心。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建设完成后,果然为中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的能源难题,兼又起到了防洪抗旱的作用,是世界闻名的造福子孙后代的巨大工程,但修建大坝的过程却异常艰难。

大坝的建设涉及到很多事情,除了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之外,还劝导大量附近居民搬迁,安置搬迁居民,盖新房。此外,河流还会淹没大量耕地和农田,对人民和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影响到全身,所以在做决定时要慎重考虑。

也正是因为此,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安排了大量专业人员顶着酷热的阳光在大坝的修建地址上进行了长达10年的全面的勘察,还详细讨论了勘测数据,全面考虑了三峡大坝的投入预算和可行性,并在此之后的四十多年里做了详细的考虑和长期的准备。终于在1992年,中国正式通过了关于建设三峡水利工程的决议。

然而,三峡大坝的建设不是全民批准的事情。1993年,在签署三峡大坝决议的当天,书面同意书中遗漏了9位专家的名字,这意味着9位没有签字的专家并不支持三峡大坝工程。

专家不同意三峡大坝工程的建立的原因何在?

首先,三峡大坝的建立的的确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经济利益解决了当时新中国很多需要发展的问题,但是大坝的设立并非百利而无一害,所以9个专家不一样

意决议书上签字确实情有可原,因为大坝的建立确实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带来了弊端。


1. 濒危物种加速灭绝。被称为我国活化石之一的我国特有鱼种中华鲟,出现在地球上已经有1.4亿年,近年来已经处于濒危,数量已经极其稀少,被称作"水中大熊猫",但是三峡大坝的设立阻断了中华鲟逆流而上回到出生地产卵的通道,加速了中华鲟这一物种的灭亡。


2. 库区的水污染加重。建造三峡大坝之后被拦腰截住,形成江水淤积,库区上游工厂排出的污水不能及时汇入河流,使得库区的水污染加重,并且额外的污水处理设备会增加建造大坝后维护运转的成本。


3. 珍贵古遗迹被淹没。大坝建起之后大量水被大坝拦腰截住,坝区形成了大量积水地,即使当地居民已经提前转移,但是仍有珍贵遗产无法撤出,比如珍贵巴蜀文化中心的遗存,这是当今人类最古老的化石遗址之一。


4. 三峡大坝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水利工程。中国有没有能力建成如此庞大的拦水大坝尚且未可知,退一步讲,即使三峡大坝顺利建成,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成为了我国国防的弱点,当时风传国民政府反攻大陆的谣言里,就有人扬言国民政府特务要炸掉三峡大坝,水淹我国下游平原。


5. 大坝修建需要大量的原住居民搬迁,而修建三峡大坝需要搬迁的远不止湖北人,更多的是四川人,而人口的流动又需要调动大量的民政资源,直到16年后的今天,当初的居民搬迁事宜仍然留有不小的后遗症。


简单分析修建三峡大坝的利弊,利不必多说,但是从全局着眼,修建三峡大坝确确实实不是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当时没有在决议同意书上面签字的九名专家应该也确实有着自己的考虑,所以他们不支持三峡大坝的修建也是情有可原。不过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即使几位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三峡大坝还是按照原定日期开工并且在建设过程中一切顺利,终于在2006年如期建成。


工程竣工,当初的九位专家是否后悔没有在同意书上签字?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杜鹏程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简单分析,不难得到以下几点缘由:


专家首先是一个有决断力的自然人,并且我们相信他们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是经过了长足的考虑的,既然几位专家在当时经过考虑之后给出的答案是不支持,也就是说这九位专家能够提出疑虑无疑是理性的、勇敢的,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勇于表达真实想法,是实事求是的体现。那么在如今若干年之后的今天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其次,这几位专家学者在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除了出于自己专业性的考虑之外,还顶着很大的舆论压力,因为当时的人心所向必定是同意修建,但是仅仅有不超过十名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因此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如果他们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那么说明他们对自己的决定坚信不疑,因此他们不会后悔。


在大坝建成之后的十几年里,确实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的能源问题。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现在是世界发电之最,每年的发电量达到1000亿度,相当于上海市整个城市半年的用电量,使得居民对于燃煤发电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为我国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


同时"鱼米荆襄,险在长江"荆襄九郡一直是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但是威胁到它的一大天灾就是洪水,但是在三峡大坝修建之后,有防洪库存221.5亿立方米,对下流地区的防洪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是这些作用,真的全部是支持建坝的专家们带来的吗?那些反对的专家们提出来的意见有没有反过来为大坝的修建起到过正面作用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寓言《塞翁失马》


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实专家们提出的忧虑也反过来促进了三峡工程的考虑,指出了一些不足,如果没有这些专家的忧虑,也许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遗漏一些问题,比如单就在决议讨论会议上有一名专家提出的战争软肋问题,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国防安全有待发展,各国都想趁新中国弱小之时在大陆搞破坏。


如果战争爆发,那么修建好的三峡大坝反而会成为我们防守的软肋,一旦大坝被破坏,下游的众多城市和几百万人民财产将会受到毁灭性灾难,正因为此,三峡大坝在设计之时起码考虑到承受相当于几百吨至上千吨当量的TNT爆炸的威力,这正是反对意见对大坝修建起到的正面作用。


况且一件事情本来就有正反两面,不过从事实角度出发,那些专家们的担忧也确实不无道理,因此我们不必求全责备。退一步讲,那些专家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大家都想着为祖国的发展还有人民的生活出具一个利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只是大家提出方案的道路和角度不同罢了。因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那九名专家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文/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