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业产业生态圈 产业生态圈

四川在线记者蒋

2017年首次提出成都工业功能区和工业生态圈发展历经数年,已成为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被称为成都城市经济组织模式的重大变革,其下一步发展自然备受关注。

4月19日,四川在线记者从成都市发改委获悉,《2021年成都市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计划》日前发布,产业生态圈发展重新部署。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供图)

四川在线记者了解到,成都将围绕中部省市战略决策部署和未来产业发展机遇,联合谋划“十四五”期间拟实施的功能性、支撑性、基础性重大项目,其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生态圈规划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20个,城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规划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10个,为生态圈高质量发展提供项目支撑。

四川在线记者注意到,除了土地包装规划,土地政策的创新也是一大亮点。

《计划》指出,成都将继续推进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增加工业功能区已批未供和闲置土地的活力,确保项目落地。4月底前,成都将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设计用地(A36)管理的指导意见》号文,在产业功能区和高品质科技创新空间1平方公里核心区创新性实施科研设计用地(A36),用于满足R&D总部、大众创新空间、孵化器、产品创新设计等营利性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项目用地,降低科技创新企业用地成本。9月底前,将为各工业功能区管委会举办新工业用地(M0)管理培训会,推动M0惠及更多工业功能区。

四川在线记者了解到,科研设计用地(A36)是指在现有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教育科研用地(A3)”下新增的用地类型,是指R&D总部、创意空间、孵化器、产品创新设计等功能性用途的营利性科研机构、企业用地,此外还有公益性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科研办公设施用地。这一政策可以降低科技企业的土地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新工业用地(M0)是指为满足创新型企业发展和创新人才空间需求,用于R&D创意、设计、中试、测试、无污染生产及其配套设施的用地。是近年来在传统三类工业用地[一类工业用地(M1)、二类工业用地(M2)、三类工业用地(M3)]之外新增的一类工业用地。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李向雨 摄影)

据业内人士分析,M0的实际收益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用地容积率整体提升,可以实现部分轻量化机器的工业上楼,解决用地紧张问题;二是加入R&D服务配套功能,满足企业人才对工作环境优化的需求,打造产人融合发展的城市综合体。

此外,成都将高标准推进54个科技创新空间建设,聚焦创新行为、强社会特色,突出空间布局开放性,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创新需求,突出科技服务平台化,聚焦创新人群生活需求,突出功能布局。关联性,聚焦创新创意场所的科技感、未来感、艺术感等特点,突出空间设计的识别性,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积极保障用地指标。2021年,将确保新建250多万平方米

强化人力资源要素供给,聚焦满足“融漂”需求,以项目化、清单化、精准化推进工业园区人才公寓及配套用房建设,确保2021年通过商品房配建人才公寓不少于120万平方米,可保障2万人才的优惠和优先购房需求。落实《成都市人才公寓租售管理办法》,在符合租售条件的项目中积极开展租售工作,深化“企业人才”住房模式,2021年为人才公寓、工业园区配套供应不少于2万套住房,进一步落实租金补贴、购房补贴等住房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