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促进食品消费增加、社会分工、工作节奏加快和女性职业化,方便预制菜日益受到青睐;预制菜兴起的背后是B端厨房产业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要求,C端——生活方式转变变得更忙更懒的现实需求。与日本60%的渗透率相比,中国预制蔬菜产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总统认为五年后规模可能会迅速增长到万亿,长期来看可能会超过3万亿。
行业现状与前景:
天猫2020年数据显示,预制蔬菜销量同比增长111%,自热火锅等新型方便食品在天猫销量增长50%以上。预制蔬菜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
餐饮巨头也在准备食品方面下大功夫。面条村推出预制菜品牌“嘉功夫菜”,还开了第一家预制菜店;海底捞的“用餐时间”系列产品已在其各大官方渠道全面上线。
随着速冻技术的发展,预制蔬菜的储存时间大大延长。随着我国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预制菜在C端快速出圈。预制菜满足了C端“好吃又方便”的需求,促进了B端成本降低和客户满意度提升,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第一、味知香:国内预制菜第一股
市值:118.1亿深耕半成品菜多年,复合增速较稳健。味之香成立于2008年,是业内领先的半成品蔬菜生产商之一,旗下有“味之香”和“姚郁”两个品牌,分别面向零售渠道和餐饮渠道。2020年华东地区收入占比96%,公司2020年归母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6.22亿元和1.25亿元,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和31.8%,2020年净利率为20.09%,近几年呈上升趋势。
产品矩阵丰富,研发紧跟市场需求。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肉类、禽类和水产品,分别占2020年营收的71%和26%。已成功推出200多种菜品。公司产品换代紧跟市场需求变化,高端火锅食材系列研发已进入试点阶段;太湖白虾、惠州道班香等。正在研发中的,还有“味之香工坊”系列火锅底料和调味包以及烟熏风味食品系列等。
着重打造加盟店体系,零售餐饮齐发力。公司99%收入来自经销渠道,其中加盟店/零售经销店/餐饮经销店收入占比分别为 52%/17%/30%。公司在 2012 年开始开放加盟模式,至2020年底已有 1117 家。此外公司也在积极开拓餐饮渠道,2020年已有 389家相关经销商,并以“馔玉”品牌专门服务于餐饮、团餐等客户。
扩大产能建设,扩张营销网络。公司新建年产5千吨的食品用发酵菌液以及年产5 万吨发酵调理食品生产基地,若投产后公司产能将增加 30%;此外不断扩张营销网络,包括设立直营展示门店、建立先进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品牌推广,同时公司筹备线上销售渠道,促进年轻消费群体触达。
第二、安井食品:速冻食品行业龙头
市值:607.3亿
一季报业绩超预期,菜肴制品表现亮眼。公司2021Q1实现营业收入18.84亿元,同比增加47.35%;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加97.83%,主要系公司加强产品销售推广,加大渠道开发所致。此外预计新推酥肉、梅菜扣肉、佛跳墙等预制菜肴以及牛羊肉卷等火锅周边食材。
筹划定增加速产能布局,保持领先优势。根据公告,公司计划投资不超过8亿元,新建年产14万吨速冻调制食品生产车间的河南三期项目。综合来看,公司未来产能有望达到150万吨以上。
社长认为在餐饮标准化趋势下,看好未来泛速冻食品行业的成长空间,而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未来随新产能释放,配合BC超渠道扩张以及产品组合拳出击,规模优势不断强化,量价持续增长可期。
第三、龙大肉食:屠宰肉制品龙头
市值:118.8亿
屠宰企业“客户覆盖密度高”,“服务客户频率高”,“全国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建设预制菜厂具备先天优势。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屠宰精加工”和“肉制品”为核心,以生猪养殖 和进口贸易为配套的“全产业链”经营发展模式。
公司重点是下游屠宰和肉制品业务。公司屠宰业务重点向餐饮、食品企业和商超客户转型,产品向深加工“精分割”和“定制分割”转变。公司肉制品项目,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和中式酱卤肉制品,更是向料理包、冷冻调理制品、冷冻面点、方便速食等预制菜多品类发展,未来还有望进一步开发生鲜净菜等项目。
公司肉制品 2019年营业收入实现7.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54%。2020 年,上半年公司肉制品营业收入为4.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65%,增速较为明显。
随着预制菜在餐饮端和零售端的渗透率提高,屠宰肉制品企业具有预制菜的原料和渠道等供应链优势,社长看好布局预制菜业务带来第二增长曲线的屠宰肉制品企业。
无论从需求端还是从供给端来看,预制菜是应运而生;冷链物流的发展和完善,为预制菜延长保质期、扩大配送范围、降低物流成本提供基础条件;而大数据的发展,为预制菜实现精准营销;渠道的多元化便利化,让消费者购物上更为便捷,为预制菜的消费体验更为完美,预制菜行业未来可期!
你看好哪个公司,评论区一起聊一聊[可爱]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你的操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