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岛区太行山路上,高博经营着一家二手奢侈品店。这个兰州男孩2005年开始创业。他一天只愿意吃两元的手饼,在300元的地下室租了一个月。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积累了100万元的“家底”。2012年,他重新创业,进入二手奢侈品行业,从租店面、装修到进货,一下子就建立起了这个百万元的家庭。然而,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业梦想,想在二手奢侈品行业成名。
兰州小黄凯二手奢侈品店
在黄岛区太行山路上,有一家二手奢侈品店。老板是兰州的一个年轻人,名叫高波,2005年毕业于滨海学院,自己创业。这家二手奢侈品店自2012年开业以来,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
这家二手奢侈品店约100平方米。里面有一些二手奢侈品。可以找到GUCCI、LV等奢侈品,甚至可以订购奢侈品。“国际一线包包、手表和服装基本都能在这里找到。”高波告诉记者。
他说店里的二手包质量还不错,货基本都是日本和欧洲的。对于市场上一些受欢迎的产品,可以在这里以45%的价格获得。
高波是家中独子,2002年至2005年就读于滨海学院。他的父母是工人阶级,为了让他上半辈子的学而努力。“在我们家乡可以看到黄河,在青岛读书可以看到大海,更喜欢这里的环境。”他计划在青岛定居,高博决定毕业后在青岛创业。这位出生于1983年的年轻人,在早年积累后,开始在二手奢侈品的生意中打拼。
住在地下室,开始创业,节省数百万美元
"我在学校时对电脑很好奇。"2005年,高博进入二手电脑领域,主要从事电脑硬件的销售,这是他第一桶金的来源。
刚离开校园的时候,高博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在开发区的一家酒店里端盘子。他对这种生活充满了担忧,担心自己会被抛弃,于是下定决心创业。
创业资金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还有一些政策支持的资金,他们手里拿着2万元现金入行。这个小伙子刚刚开始自己的事业。他愿意每天只吃两元的手饼,每月300元的地下室出租。当时,电脑商店位于黄岛区的一个数码港。早期,公司业务较少。回忆起最艰难的日子,他甚至付不起商店的租金。他只能“恳求”房东推迟三个月。高博还记得,他告诉房东要坚持,可能是因为这种韧性触动了房东,对方同意延期交房。
每天,他都要带着顾客去打理店铺。熬了半年,他终于迎来了第一笔大订单。他说有公司要做网络布线,去数码港找合适的生意。在接下来的接触中,对方也看中了高波的诚意和努力,并决定把这份工作交给他。在这份工作中,他突然赚了6万元,他的钱终于变得宽裕了。经过多年在计算机行业的努力,业务逐渐增加,高波终于积累了百万元的资本。
投资二手奢侈品,拿到所有的钱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博发现日本有很多二手奢侈品店,而且销量很旺。这给了高博转行的想法,想在中国做二手奢侈品。
分别在青岛和黄岛考察后,他决定在开发区开店,店位于比较繁华的香江路。和现在的100平米店相比,当时的店只有20平米,他想有信心发展这个行业。前期赚来的百万资金一下子投入到了奢侈品店的租金、装修、购买上,最后甚至通过贷款收回了200多万元。然而,信心满满的高博,开场不久就撞上了墙。消费者担心花钱买“A货”,国内也缺乏专业的评估师。“刚开业的那一年,好几个月都打不开
他告诉记者,“客户对这个东西的认知度不高,甚至可以说高估了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这让他感到尴尬。而且期间有顾客来买二手产品,过几天就回店里要求更换,甚至跟顾客过不去。店里雇佣的员工留不住,甚至有些员工过了几天就走了。
展望未来,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下去
在难以管理的时候,高博不得不求助于“贵人”,也就是日本人奥哈拉老师。在重新调查市场后,他了解到根本原因在于销售奢侈品的时机过早,Ohara还建议高波召开“产品简报会”。第一次
产品说明会上,高博紧张地说不出话来,可随着举办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也就习惯了,并看到更多的人认可二手奢侈品。虽然之前积累的百万元都搭上了,可高博对二手奢侈品的行业信心满满,他说,走过了最初的不认可之后,目前的营业额也在攀升,相比之前的一连数天不开张,如今的月成交量能达到十几个。他说,在店里除了名牌包之外,还有配饰和手表等,而“买名牌包不是一种简单的奢侈消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投资,尤其是一些限量版或纪念版的包,背一段时间可以拿到二手店卖掉,并不会贬值”。高博告诉记者,他坚信 ,二手奢侈品市场有广阔的挖掘空间,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做下去。文/图 记者 刘金震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朱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