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学生创业园免费吗 海归创业的上市公司

“十四五”期间,中国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引导海归深化创新创业,也是做好“十四五”时期海归创新创业规划的根本遵循。

集群的环境效应明显

受疫情影响,大量中国留学生回国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已有多达80万名海外留学生回国,较往年大幅增长70%,其中60%以上拥有硕士学位。

在中国就业市场的压力下,海归的工资不如以前。同时,随着国内大学生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他们与海归的优势差距也在逐渐缩小。然而,海归在语言、国际视野,尤其是国际商务方面有优势。

在此背景下,不少海归选择在一二线城市创业,约占海归的75%,海创企业的集群效应显著。

截至2020年底,海创企业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上海以20家海归排名第一,其次是北京的14家企业,第三是深圳的10家企业。从海归创新创业企业总数来看,深圳排名第一,无锡紧随其后,京津并列第三。

2018年后,有海归背景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逐渐超过互联网行业,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互联网行业。今年受疫情影响,疫苗研发、核酸试剂研发等海创企业集群效应明显。

当前,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正在发生深刻重构,从趋势看主要发生在四个方面:重点产业回归大陆;深化区域合作;分散化,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跨国企业布局强调生产贴近客户和市场,内需市场在吸引供应链布局中的重要性迅速上升。许多中国企业在创新、创业和自我提升方面面临挑战。因此,从海归中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企业家尤为重要。

不需要国家和市场力量的支持

创新活动的特点决定了既要有积极的市场机制,也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制度设计来匹配创新的内在规律。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依靠市场体系充分调动资源的同时,也需要国家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共同推动。

纵观其他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经验,“十四五”期间,中国海归创新型企业家的培育要处理好科技创新与商业化的有机结合,从以下三个方向努力:一是要善于沉淀技术,具备向上游进军的意识和跨界竞争的能力,实现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供应是大方向。全球分工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变化,区域及相关模式可能成为主导,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将是发展趋势。随着产业链的缩短,R&D投资的稀释效应也会受到影响。谁能掌握上游技术和核心部件,谁就掌握主动权。

第二,要保持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要过早被资本绑架。技术创新企业初期规模往往较小,需要与中下游大公司深度绑定。技术创新的活力是创新型企业的基础。如何在获得发展支持的同时保持技术创新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是对海归创新创业者能力的考验。

第三,我们应该利用政策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