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城市大数据发展指数报告》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CIO时代研究院联合编制,于2021年7月18日在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指导、数字政府建设服务联盟主办、CIO时代主办的第十四届电子政务(数字政府)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
在200多位领导和专家的见证下,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数字政府建设服务联盟主席孙文龙,原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部主任、数字政府建设服务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建国,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范克峰,姚乐, CIO时代创始人兼总裁、数字政府建设服务联盟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数字政府建设服务联盟秘书长张群,广东省信息消费协会副会长刘琦,中国新一代IT产业联盟技术分委会秘书长等8位嘉宾启动启动仪式。
广东省信息消费协会副会长刘琦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说明。
报告遵循五个原则:科学可控、系统开放、代表性和可比性、稳定性和动态性、可及性和权威性。报告评价指标体系由数百个指标确定,其中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25个。选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17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报告的编写过程更具创新性。比如在产业发展方面,对大数据企业和大数据项目规模的评价更客观、更具可比性。
报告构建了产业发展指数、发展环境指数、创新发展指数、数据治理指数四个指标,对城市大数据发展现状进行横向评价和比较,旨在探索一条全面客观评价城市大数据发展的可行、可持续之路。
整体来看,北京在产业发展、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数据治理四个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排名第一,大数据发展指数超过90,综合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重点城市,得益于完善的产业政策和环境、大数据产业规模大、产业优质、人才吸引力强。深圳、上海、广州的大数据发展指数在80以上;杭州、贵阳、南京等9个城市大数据发展指数在70-80之间;Xi、长沙、沈阳、呼和浩特大数据发展指数均在60以上。
根据区域分析,华北地区发展环境和产业发展指数较高;华东地区产业发展和发展环境指数较高;华南在创新发展、数据治理、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指数较高;中部地区发展环境和产业发展指数较高。西南地区发展环境和产业发展指数较高。整体来看,华南整体发展良好,其他四区数据治理薄弱。
从四个一级指标来看,北京工业发展排名第一,杭州、上海、广州、武汉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发展环境指数北京第一,上海、贵阳、天津、成都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北京数据治理指数排名第一,深圳、广州、贵阳、南京分别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北京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一,深圳、上海、广州、杭州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报告还指出了大数据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跨区域数据共享将持续深化;二是数字治理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