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得收藏这篇文章,关注这个头条号,不然以后找不到了;喜欢的请点赞支持,谢谢!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所有者权益可分为实收资本(权益)、其他权益工具、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
会计专家:不要混淆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权益工具
一、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种收益和损失。包括不能于未来会计期间重新分类至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以及于未来会计期间符合指定条件时将会重新分类至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1.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主要包括:
(1)重新计量由固定收益计划的净负债或净资产引起的变动,按照权益法计算被投资方因固定收益计划的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引起的权益变动,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企业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2)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不得撤销,即终止确认该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时,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得重新分类计入损益。
2.以后会计期间有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主要包括:
(1)符合《金融工具准则》要求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金融资产,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1)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的;
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只是基于未支付本金金额的本金和利息的支付。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以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损益,应当转出其他综合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2)根据《金融工具准则》,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可以将原本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损益转入当期损益。
(3)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其他综合收益和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分享的金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其他综合收益。会计处理如下: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贷记(或借记)‘其他综合收益’。股权投资处置时,原
(四)将存货或者自用不动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不动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不动产时,应当按照该不动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不动产——成本”科目,已经计提折旧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照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同时,转换日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按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如果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按差额贷记。
34;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企业将自用的建筑物等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等,借记"累计折旧"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等科目;同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因转换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应转入当期损益。
(5)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6)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按照外币折算的要求,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的当期,将已列入合并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与该境外经营相关部分,自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如果是部分处置境外经营,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会计专家: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别搞混
二、其他权益工具
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作为实收资本或股本)以外,按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原则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其他权益工具,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一)其他权益工具处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其后,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或分派股利,按照相关具体《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处理。即企业应当以所发行金融工具的分类为基础,确定该工具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等的会计处理。对于归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无论其名称中是否包含"债",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都应当作为发行企业的利润分配,其回购、注销等作为权益的变动处理;对于归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无论其名称中是否包含"股",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原则上按照借款费用进行处理,其回购或赎回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等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行方)发行金融工具,其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如分类为债务工具且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应当计入所发行工具的初始计量金额;如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应当从权益(其他权益工具)中扣除。
(二)科目设置
金融工具发行方应当设置下列会计科目,对发行的金融工具进行会计核算:
1.发行方对于归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在"应付债券"科目核算。"应付债券"科目应当按照发行的金融工具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并在各类工具中按"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发行方发行的符合流动负债特征并归类为流动负债的金融工具,以相关流动性质的负债类科目进行核算,本教材在账务处理部分均以"应付债券"科目为例)。
对于需要拆分且形成衍生金融负债或衍生金融资产的,应将拆分的衍生金融负债或衍生金融资产按照其公允价值在"衍生工具"科目核算。对于发行的且嵌入了非紧密相关的衍生金融资产或衍生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如果发行方选择将其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则应将发行的金融工具的整体在"交易性金融负债"等科目核算。
2.在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设置"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核算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各种金融工具。"其他权益工具"科目应按发行金融工具的种类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主要账务处理
1.发行方的账务处理
(1)发行方发行的金融工具归类为债务工具并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务工具的面值,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应付债券-永续债(面值)"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应付债券-优先股""应付债券-永续债(利息调整)"等科目。
在该工具存续期间,计提利息并对账面的利息调整进行调整等的会计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有关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2)发行方发行的金融工具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其他权益工具——永续债"等科目。
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在存续期间分派股利(含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工具所产生的利息,下同)的,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发行方应根据经批准的股利分配方案,按应分配给金融工具持有者的股利金额,借记"利润分配-应付优先股股利""利润分配——应付永续债利息"等科目,贷记"应付股利——优先股股利""应付股利——永续债利息"等科目。
(3)发行方发行的金融工具为复合金融工具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金融工具的面值,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应付债券-永续债(面值)"等科目,按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与金融工具面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应付债券-永续债(利息调整)"等科目,按实际收到的金额扣除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后的金额,贷记"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其他权益工具——永续债"等科目。
发行复合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按照各自占总发行价款的比例进行分摊。与多项交易相关的共同交易费用,应当在合理的基础上,采用与其他类似交易一致的方法,在各项交易之间进行分摊。
(4)发行的金融工具本身是衍生金融负债或衍生金融资产,或者内嵌了衍生金融负债或衍生金融资产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有关衍生工具的规定进行处理。
(5)由于发行的金融工具原合同条款约定的条件或事项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导致原归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重分类为金融负债的,应当于重分类日,按该工具的账面价值,借记"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其他权益工具——永续债"等科目,按该工具的面值,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应付债券——永续债(面值)"等科目,按该工具的公允价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应付债券——永续债(利息调整)"等科目,按该工具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如资本公积不够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发行方以重分类日计算的实际利率作为应付债券后续计量利息调整等的基础。
因发行的金融工具原合同条款约定的条件或事项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导致原归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重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应于重分类日,按金融负债的面值,借记"应付债券——优先股""应付债券——永续债(面值)"等科目,按利息调整余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应付债券——永续债(利息调整)"等科目,按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贷记"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其他权益工具——永续债"等科目。
(6)发行方按合同条款约定赎回所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按赎回价格,借记"库存股——其他权益工具"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注销所购回的金融工具,按该工具对应的其他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借记"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按该工具的赎回价格,贷记"库存股——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如资本公积不够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发行方按合同条款约定赎回所发行的分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按该工具赎回日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债券"等科目,按赎回价格,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7)发行方按合同条款约定将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金融工具转换为普通股的,按该工具对应的金融负债或其他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债券""其他权益工具"等科目,按普通股的面值,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如转股时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不足转换为1股普通股而以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支付的,还需按支付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投资方的账务处理
金融工具投资方(持有人)考虑持有的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是权益工具还是债务工具投资时,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要求,通常应当与发行方对金融工具的权益或负债属性的分类保持一致。例如,对于发行方归类为权益工具的非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方通常应当将其归类为权益工具投资。
如果投资方因持有发行方发行的金融工具而对发行方拥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投资方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会计专家: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别搞混
请记得收藏本文和关注本头条号,不然以后就找不到了哦;如果喜欢,请点赞支持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