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半成品菜的风险预测 美食佳半成品菜加盟店

我们的记者郑江从北京报道

从疫情中诞生的半成品食品,正在成为消费者购物车中的日常选择之一。

苏州味之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之香”)拟募资6.54亿元用于扩能等项目。这家开发、生产和销售半成品蔬菜的公司,在过去三年中获得了13.5亿元的收入。但存在过度依赖江浙沪、产能扩张4倍以上、负债率不足20%、却动用近2.4亿元补充营运资金等问题。使韦志祥受到质疑。

然而,半成品市场已经有多股力量交织在一起,混战已经开始。疫情期间餐饮企业销售半成品菜逐渐成为常态;上游生产企业通过推出线下门店,试图在零售市场抢占蛋糕;很多半成品蔬菜和食材的超市已经破土而出,通过一站式购物,可以满足消费者在家庭厨房的消费。

麦星投资董事总经理郑重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中国半成品蔬菜市场巨大,但痛点很明显:整个赛道的参与者参差不齐,行业内没有龙头企业,也没有民族企业。未来的竞争,注定是企业苦练的舞台。

扩产4倍将遭遇诸多入局者

伟志祥成立于2008年,现已开发、生产和销售半成品蔬菜200多种,主要包括肉类、禽类和水产品。2017年至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3.59亿元、4.66亿元和5.42亿元。

疫情促使半成品菜从B走向C,从幕后走向前台。长期盘踞在江浙沪,我们选择在这个时候扩大生产。招股书显示,味之香拟募资6.54亿元,用于年产5000吨食品用发酵菌液、5万吨发酵调理食品项目。其中,扩能项目建成后,公司产能将由现有的1.5万吨/年提升至6.5万吨/年。

2016年至2019年,味之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7.44%、95.93%、81.49%和85.89%。相对而言,这个数字处于较高水平。然而,4倍产能的扩张也让外界关注其消化情况。

韦志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公司将通过多种渠道消化产能:深化现有销售区域,继续扩大销售半径;利用互联网平台探索新的增长点;拓展产品类别,满足消费者多场景需求。

从伟志祥的收入构成来看,零售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构成,批发渠道仅占伟志祥收入的30%。结合公司的扩张计划,未来其重点仍将是零售渠道。

韦志祥表示,半成品蔬菜行业下游客户分散,订购产品数量和品种不一。产品配送具有个人客户规模小、配送频次高、区域内客户分散、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目前行业内企业大多为单一生产基地,仓储、物流、冷链运输能力决定产品销售面积,直接影响业务辐射范围。

事实上,韦志祥在华东地区已经深耕多年。招股书显示,伟志祥经销商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2017年至2019年,华东地区经销商数量分别为1677家、1650家和1708家,分别占经销商总数的98.30%、97.92%和97.21%。公司在上述方面能保持多少增量,还有待观察。

想要走出江浙沪,需要付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和营销成本。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半成品蔬菜受生产基地、冷链运输、仓储等因素影响,难以实现全国化运营。

“破圈”刻不容缓。据信,扩大生产和增加市场份额需要大量的营运资金。因此,拟在募集资金使用中使用2.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T

与此同时,行业也在欢迎更多的进入者,半成品菜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许多势力已经强势进入这个领域。很多餐饮企业在疫情期间销售半成品蔬菜,直到今天,很多餐饮企业和酒店还在这方面下功夫。据媒体报道,北京华天餐饮集团的半成品套件早已是其布局零售业务的常态业务。6月中旬新发地发生疫情后,同和居迅速创新开发了40多种半成品。

此外,它专门经营半成品菜肴

牌的线下连锁品牌,如宅优鲜、闹味等已经涌现。曾任三全食品副总经理的苗国军,最近推出餐便利项目。这是为提供家庭一日三餐半成品的食材超市。在他看来,半成品菜主要是从餐厅以及传统菜市场和生鲜店切割市场,未来空间很大。


除此之外,多家与味知香同类的半成品菜企业获得外界关注。2019年11月初,元初食品与麦星投资达成股权融资协议,后者向元初食品投资1亿元人民币。另有上海新雅食品、苏州市好得睐食品、河北福成五丰食品、厦门绿进食品等企业是其主要竞争对手。


上述多股势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国半成品菜市场的核心力量。味知香扩张的4倍产能的消化问题,时刻都要与它们展开竞争。


如何抢食市场蛋糕?


半成品菜并不是新鲜事物。相关信息显示,中国市场半成品菜的普及可追溯到2005年。随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目前8成的半成品菜以团餐为主,2成是零售。整个行业并无龙头企业、全国化企业出现。


疫情影响下,半成品菜从幕后走向了前台,越来越多的家庭消费开始选择这一品类。麦星投资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家庭户均消费半成品菜市场规模,大概只达到日本2004年家庭户均消费的5%,发展空间还很大。


某种程度上,半成品菜模糊了餐饮和食品的边界。在苗国军看来,半成品菜的供应商主要包括专业的供应商和连锁餐厅配套。前者有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但其主要渠道是餐厅而非家庭。餐厅连锁配套更多只是服务自己的餐厅。“餐便利连锁做的工作是选品。洞察和分析市场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运营能力。这需要对速冻行业、餐饮行业以及消费习惯有很深的了解。”


味知香希望通过募资建设的“营销网络和培训体系建设项目”,使公司物流车队、配送人员都将得到有效补充,物流配送能力将有进一步提升,加强对江浙沪区域内边远地区以及周边安徽等省份的覆盖。


朱丹蓬认为,只要资金能够跟上,味知香可以通过建造中央工厂的形式进行全国布局。目前该公司扩张最关键的是,在走出江浙沪之外,味知香如何打造品牌影响力和自身渠道,以及自己的影响团队能否匹配相应的服务。


而将半成品菜作为常态销售的餐饮企业,以后或将此作为常规业务。中国饭店协会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可以确定的是,这一业务在餐饮企业中异常火爆。最近正在进行的中国美食节系列活动,就有关于半成品菜的展示。


根据朱丹蓬的调研,很多餐饮企业布局半成品菜销售,是其对产品矩阵的一个完善。既有堂食,还可打包,另外提供半成品,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这是将产业端同消费端相互融合、相互满足的连接点。


“多股参与势力,各有优劣势。线下连锁品牌,更多依赖选品,对食品安全把控相对被动;半成品菜的生产、研发和销售企业,在全产业链布局有很大优势,但单品牌产品有一定的局限性;餐厅的半成品菜销售更多是主业的一个补充。相对来讲,从长远看,在全产业链上布局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更大一些。”朱丹蓬说。


(编辑:刘旺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