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什么店卖鸡爪,卖鸡爪创业的人

“第一鸭脖”“第一奶茶”成功上市后,开始销售泡椒鸡爪的优优食品也将被列为“第一泡椒鸡爪”。

10月10日,证监会审计委员会披露,排队IPO近3年的优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会议。招股书显示,优优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拟发行不超过795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5.6亿元。

从濒临破产到靠凤爪闯关IPO

辣椒是川菜的灵魂,但辣菜不止一种。在潮湿多雨的重庆,酸酸的泡椒赋予鸡爪新的活力。

优优食品的创始人陆是重庆人。年轻时,他曾是重庆餐饮服务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26岁那年,他做了一个改变很多人和事的决定:扔掉铁饭碗,下海经商。

熟悉餐饮的他,选择了做自己的老本行,但早年间,他总是吊儿郎当。直到1992年,陆开了一家火锅店。然而,同行业餐饮竞争激烈。

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面对着一桌子的菜,陆和他的妻子总觉得他们之间有些不对劲。他的妻子赵英意识到这是因为没有泡菜。她对陆说:“泡菜在重庆人中很受欢迎。以前在店里吃火锅的顾客,不会忘记点一份泡菜当晚餐。为什么我们不能管理泡菜?”

做完后,陆开始用泡椒做菜,包括川式猪肉、牛蛙、鱼和时令蔬菜.有了泡椒美食,酒店越来越出名,食客络绎不绝。在过去的三年里,陆和他的妻子在重庆和成都新开了四家餐馆,积累了500多万元的财富。

当大家都以为陆会继续扩大规模开连锁店时,他又一次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专心做泡椒食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陆发现,在所有的泡椒菜中,泡凤爪最受欢迎,上菜率也最高。因此,他决定用腌制鸡爪作为泡椒食品的首选。1997年,优优食品正式成立,主要从事腌制鸡爪的生产、研发和销售。

为了尽快打开市场,卢首先生产了700块鸡爪。但由于缺乏包装和保鲜技术支持,鸡爪投产不久就因装袋问题放气,首单损失近27万元。

怕有人不小心吃了这些鸡爪,就用菜刀把它们剁碎了。同时,他也意识到,要想把泡椒鸡爪推广到全国,除了规模化生产,还应该支持保鲜技术。

陆毫不气馁,找到了西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共同开发腌制鸡爪的保鲜技术。但研发并不容易,不仅花光了之前的500万,还欠下了几百万的巨额债务。陆的眼神很坚定:“创业的时候,我只给自己定了一个底线,就是不跳楼。”

过了一年多,卢终于成功了。2001年7月,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与腌制鸡爪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优优牌腌制鸡爪迅速占领了休闲食品市场。

t-size:15px;">


没几年,有友泡椒凤爪在川渝市场占有率超过 50%。到2005年,鹿家的泡凤爪、泡竹笋、水晶牛皮筋及卤制品等十几个品种的销售网点覆盖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各大省会城市。









有友食品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的20年里,食品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由于工业的进步,全国食品消费从小农经济时代的自给自足跨越到了规模化生产。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川渝一带迅速进入了餐饮蓝海之中,食品行业被人们无限看好。


海底捞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被孕育出来,走出了四川。


有友食品则是另一家川渝食品企业的代表。


1992年,已经37岁的鹿有忠对餐饮行业十分心动,虽然当时手捧公职“铁饭碗”,但是为了抓住创业机会,他果断辞去了公职,下海经商。


最开始,鹿有忠选择的是门槛较低的餐馆。和现在的餐饮行业“套路”极为一致的是,鹿有忠选择了“爆品”思维:如果卖的东西没有特色,给不了客人记忆点,虽然能够生存,但是想赚大钱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鹿有忠从泡椒着手,做起了独特的“泡椒系列”。果然,没过几天,大家就被“泡椒味”的牛蛙、时蔬、烤鱼给吸引了,借着独特的“处女作”,饭店的名气越来越大,食客络绎不绝。




三年以后,鹿有忠和妻子在重庆和成都新开了四家酒楼,积累了500多万的财富,“泡椒系列”被更多人喜爱。


按照其他连锁餐饮的套路,鹿有忠应该乘势而为,向全国进军,先开个几十家分店再说。


但是鹿有忠却放着阳关大道不走,做出了让人们难以理解的决定:专心做泡椒食品。


看似突然,实则是细心的鹿有忠在几年的餐饮行业经验后发现,所有泡椒菜品中,泡椒凤爪的上桌率最高,深受食客们的喜爱,所以他决定将泡椒鸡爪作为泡椒食品的首选“试验品”。


如果泡椒凤爪能够变成可复制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或许远比开餐馆来得有前途。


1997年,鹿有忠将饭店转手,开启了探索休闲食品之旅,并且注册了有友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确定以泡椒凤爪作为主打产品。


这时候的鹿有忠已经不是白手起家了,餐馆生意让鹿有忠存下了几百万的积蓄。


有了足够的启动资金,鹿有忠创办了一家食品厂,但是第一单就出师不利,生产的700件凤爪由于缺乏包装、保鲜技术的支撑,在产出不久后,因装袋问题胀气,相继坏掉,使他损失了将近27万元。


鹿有忠立马将生产重心转向食品袋的技术研发上,相比生产鸡爪,保鲜技术的研发不仅难度更大,耗费财力也远超食品本身,但鹿有忠知道,如果这道瓶颈不能被攻破,企业的发展便无从谈起。


于是,鹿有忠没坚持与专家日夜相守,试图研发出全新的包装袋。


研发,往往伴随着巨额的成本投入,鹿有忠夫妇手中的500万不出意外地被慢慢耗光,甚至到了只能找亲戚“救济”的地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鏖战,专家们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泡椒凤爪在自然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菌种,而这种菌种的不纯净会引发食品变质,因此最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包装袋问题,而是泡椒产品的保鲜问题。


得知这一结果后,鹿有忠重拾信心,即使背着百万债务,他也选择将所剩资金,全部投入到了重庆新建的厂房中去。






此时的他,心头焦灼却又怀抱执念,即使真的失败他也必须坚守“不跳楼”的底线。






有友的资本之路




2014年11月,有友食品在“新三板”正式挂牌,并成为行业首家进军全国公开资本市场的企业。


此后,有友食品通过它的招股书、财报告诉我们,一个小小的凤爪到底有多赚钱。


2017年,有友食品的营业收入达9.9亿元,同比增长19.65%;净利润为1.9亿元,同比大增55.39%。


虽然有友食品的收入规模与好想你、来伊份等休闲食品巨头仍有差距,但仅靠小小的一个凤爪就年入10亿,也算得上是食品届的一匹“黑马”了。


曾经在保鲜技术上栽了跟头的有友将食品安全提上了首位,因为注重包装、保鲜、原材料,鹿有忠始终以“包包检、件件检”的态度进行食品生产。即使“禽流感”来袭,有友食品也做到了在风波中全身而退。


在渠道方面,有友采用了省时省力的经销商模式,并在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下顺势开通了厂家直销的电商通道,在2016年,有友天猫旗舰店的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


但看似风光的有友食品,却还是在IPO的道路上“折了腰”。


2017年12月27日,有友食品在证监会网站更新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在上交所上市,新股发行数量和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数量合计将不超过795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3.05亿股,保荐机构为东北证券。


这是有友食品自2015年12月首次预披露招股书申报稿后的又一次更新。


然而我们等来的不是有友上市的消息,而是在2018年8月20日,有友食品发布公告称,终止在新三板挂牌。


一时间,外界纷纷猜测有友食品是因为IPO受阻,退市是为了清理“三类股东”,以便日后全力冲刺A股。


这种说法并非毫无道理:此前有友递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有友食品的股东人数多达401位,虽然前十名股东中不存在“三类股东”,且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已高达96.16%,但剩下的391家股东中,“三类股东”约30家。


虽然“三类股东”持股的比例不高,但股东的数量众多,或将影响企业接下来的清理工作。


有友食品选择先申请摘牌,随后公司实际控制人鹿有忠对“三类股东”所持公司股份进行回购,自然情有可原。




成也“凤爪”,败也“凤爪”




除了“三类股东”这道坎,有友食品的经营风险也时刻悬在鹿有忠和发审委的心上。


成也“凤爪”败也“凤爪”,品类单一是有友食品逃不开的“魔咒”。


2015年至2017年,泡椒凤爪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75亿元、6.30亿元和7.8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6.49%、76.11%和79.13%。


近八成收入来自于某一单独品类,意味着风险的集聚。


根据招股书,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有友食品原材料采购占主营业务成本八成以上,其中鸡爪占比六成。也就是说,一旦鸡爪的成本上升,有友食品的利润将会受到极大的挤压。


此外,货源的稳定性也是有友面临的难题之一。


海关方面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前出口到我国的鸡爪最主要来自美国和巴西,2016年以后,因美国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加之中美贸易争端,我国不再从美国进口鸡爪,从巴西进口的鸡爪占据多数。


2017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的鸡爪有76.60%来自巴西,也有少量来自阿根廷、智利


而有友食品采购的鸡爪大部分来自国外,只有少部分来自国内。鸡爪的采购受贸易政策以及禽流感等因素影响较大,将直接影响公司最核心的营收。


除了品类的单一,有友食品的销售区域也非常“单一”,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广西)。


2015-2017年,该区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13亿元、5.43亿元、6.18亿元,占有友食品国内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68.4%、65.82%、62.78%。


此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凤爪”,但竞争者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食品企业,例如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盐津铺子、来伊份等等。它们以高知名度、成熟的市场营销等优势,牢牢的把控着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甚至一不留神,有友的市场份额就很可能被挤压或抢占。


即使“泡椒凤爪第一股”今天已是名誉满身,但面对未来的道路,鹿有忠坚定的说:“自己走过弯路,知道求稳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要有‘拿得出手、叫得响、经得起场’的产品,不修炼内功不行,修炼内功不花时间不行,花了时间才能使企业发展稳扎稳打。”




看来,小小的泡椒凤爪里的学问着实不少,也希望有友食品能继续坚持下去,像卫龙辣条、老干妈一样,把中国的美食发扬光大。


运气是成功者的谦词,失败者的借口


从负债过百万到3年卖20亿,鹿有忠总说自己的成功是运气好,没有当年妻子的一番提醒,没有偶尔把凤爪扔进泡菜坛子,就不会有后来的“有友泡椒凤爪”。


其实我们知道,他的成功,并非全靠运气。


保鲜技术不成熟,他选择大力研发保鲜技术,这不是运气;


实验日复一日失败,他没有选择放弃,倾家荡产也要继续,这不是运气;


没钱做第一批货,他挨家挨户借钱,尝尽了白眼,这不是运气。


他就像电影《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一直在奔跑,一直在尝试,在逆境中坚持自我、坚持向前。


运气是成功者的谦词,失败者的借口。鹿有忠的成功,大致能归功于几点:


1、咬牙坚持


认准泡椒凤爪这一产品大有市场,砸锅卖铁也要进行投入,中间即便屡战屡败,鹿有忠依然屡败屡战,最终赢得了市场。


2、技术为先


研究保鲜技术,鹿有忠舍得下狠心砸钱;之后有友做起来后,他又耗巨资引入机械化生产,还用上辐照杀菌技术。


在技术化流程之下,有友的生产率和安全性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3、主攻一点


有友的泡椒凤爪只有重庆传统口味,其他的五香味都被放弃了。鹿有忠觉得,拳头要攥紧才能最用力地打出一拳,像可口可乐一样,一个味道就能打遍全球!


事实也证明了鹿有忠的想法,有友的全部资源都用于推广泡椒凤爪,泡椒凤爪很快就走红,凭借这个拳头产品,有友很快就成为市场第一。


很多人都问,做企业有什么窍门,其实最重要的还是那几句话,每一个阶段都在追求上进,每一件事都做到精益求精,如此一来,就没有什么能阻碍你成功了。


PS:你吃过泡椒凤爪吗,感觉如何?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来源:财经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