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市政项目规模指的是什么,项目规模指的是什么

来源: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稳 济南报道

7月7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在全省新建、在建房屋和建筑许可限额以上市政工程全面推行,力争三年内形成较为完整的智慧工地应用和评价体系。

《意见》要求到2021年底,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规模以上项目全面执行一星(A)标准,鼓励企业将项目信息接入全省建筑安全监管平台,实现视频监控、远程监管、人工预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到2022年底,全面实施二星级(AA)智慧工地,实现智能管理、自动监控、安全隐患实时报警、在线预控,实现现场操作规范化、项目管理精细化、决策监督科学化。

到2023年底,全面实施三星(AAA)智慧工地,广泛应用智能施工技术,智能化管理手段成为常态,基本实现机械化替代、自动化减量目标,安全隐患大幅降低,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意见》也明确了主要任务。以施工过程管理为重点,以高度信息化为基础,支持人与物的综合感知、施工技术的综合智能、工作的互联互通、信息的协同共享、决策的科学分析和风险智能的预控,形成覆盖主管部门、企业、施工现场联动的可视化工程监理信息系统。

编制智慧工地相关技术导则、评价标准、技术标准,统一全省功能模块标准、设备参数标准、数据格式标准、平台对接标准、数据广告牌标准。支持企业编制智慧网站应用标准,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

鼓励智慧站点集成服务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纯技术服务、租赁服务等服务签约模式。鼓励具备信息技术研发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在探索应用智慧工地技术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实现关键环节管控方面先行先试,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狠抓易发生群体性伤亡事故的危险项目风险隐患治理,重点抓好起重机械设备管理、高支模、深基坑监测预警,以及人员信息动态管理、重点部位视频智能监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和环境监测管控。

推动建立安全监管人员评价体系,实现对监管人员能力的动态评价和提升,持续提升行业安全监管和服务能力。发展第三方建筑安全生产服务,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统计等技术工具,分析薄弱环节,发现潜在风险,为主管部门提供辅助行政执法支持。

《意见》提出构建全省统一的智能现场监管平台,与建筑安全监管一体化平台对接,明确参数标准,完善功能模块,探索主管部门、企业、项目平台的互联互通、数据集成互通、风险智能预控等经验做法。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确保资金全部到位。在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和计价规则中,应明确智慧工地造价的方法和标准。鼓励将推广智慧工地建设作为安全生产保障考核措施,并将其纳入安全、文明